(5)烘干。將上完稀漿的色織筒腳逐個放入漿紗機烘房內進行烘燥,烘干后的色織筒腳即為補頭筒紗。
在織造過程中如果發現某種顏色出現倒斷頭,就及時從配備的補頭紗中選取對應顏色的補頭筒紗,通過織機橫梁處的導紗鉤補借到倒斷頭位置,便可保證正常織造。這種色織補頭紗粘并嚴重,斷頭率、疵布率高,補頭使用率低,紗線浪費太大。因此,自公司引進單紗上漿小樣機后,就改用“單紗上漿小樣機上漿補頭法”。
2 單紗上漿小樣機上漿補頭法
將色織筒腳通過單紗上漿小樣機上漿制作成為補頭筒紗,需要時織造車間按工藝進行補頭操作。該法適用于筒染品種的非雙織軸品種織軸倒斷頭的補頭。
具體操作如下:
(1)筒腳的準備工作。將整經工序開完經軸后剩余的筒紗,按補頭紗的配備要求送至單紗上漿小樣機處,完成筒腳的準備工作。
(2)漿液的準備工作。使用單紗上漿小樣機處相同號數的漿液。
(3)上漿、烘干操作。在單紗上漿小樣機上設定好開車工藝參數后,按補頭紗的配備要求進行上漿、烘干,上漿后的色織筒腳即為補頭筒紗。
在織造過程中如果發現某種顏色出現倒斷頭,及時從配備的補頭紗中選取對應顏色的補頭筒紗,通過織機橫梁處的導紗鉤補借到倒斷頭位置,便可保證正常織造。這種色織補頭紗能夠很好地滿足織軸的織造要求,但是,無法滿足松式經軸軸染品種及雙織軸筒染品種織軸倒斷頭的補頭。因此,公司又開發出“經軸、織軸多頭補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