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提高膠輥、膠圈可靠性的途徑
在橡膠品制造技術中,原材料、加工機械、生產工藝是關鍵問題。而膠輥、膠圈的制造是小行業,雖然涉及的技術學科較多,但沒有專門研究的科研院校單位;因此,基礎研究非常薄弱,從行業現狀看要提高膠輥、膠圈的可靠性,必須在基礎研究、原材料選用、加工機械方面有所突破:
4.1 基礎研究要有突破
一是膠輥、膠圈在紡紗工序中的運動機理研究,例如:膠輥運動中彈性恢復機理;運動中的膠圈對纖維的控制機理;膠輥、膠圈在牽伸握持時壓力、硬度、彈性、摩擦系數的配合機理等等。二是膠輥、膠圈各項物理性能指標之間的定量關系研究,例如:硬度、沖擊彈性、彈性回復性、壓縮變形之間的關系:磨耗系數、摩擦系數、硬度、彈性之間的關系;各項耐老化性能指標之間及其和硬度、彈性指標的關系等等。三是各項物理性能指標與膠輥、膠圈的使用性能之間的關系研究。四是膠輥、膠圈、膠料加工工藝性能指標與成品物理性能之間的關系研究。
4.2 原材料要有突破
自用丁腈橡膠生產膠輥、膠圈以來,我國膠輥、膠圈的材料選擇總體水平變化不大。要在產品技術有所突破,必須首先在原材料選擇上突破,針對膠輥、膠圈的性能穩定、耐磨、耐老化、抗纏繞問題,在主體材料和配合劑上,一是要大力選用新型高技術材料,如含有羧基單體的高分子材料,精細化、顆?;蹱钆浜蟿┑?;二是主體材料和配合劑提倡多元并用,如:丁腈橡膠與其他高分子材料的并用,防護劑的多元并用,補強劑與分散加工助劑的并用等,來改善膠料的加工性能,提高膠料的物理機械性;三是重視研究采用新型材料加工工藝,改革原有工藝,以充分發揮新型材料的作用。
4.3 加工機械要有突破
我國膠輥、膠圈制造用機械設備非標的多、專業化的少,手工操作多、自動控制極少。膠輥、膠圈制造操作工序多,機械上的問題是最主要的因素;手工操作工序越多,制造質量問題發生幾率就越大;要解決膠輥、膠圈可靠性問題,加工機械必須要有突破。橡膠的加工制煉、壓出成型、硫化應采用數控自動化設備和在線制造質量監控;尤其是膠輥、膠圈的后加工工序的設備,重點是要合并工序、簡化機械作業流程、提高自動化和在線監控的程度,不斷提高加工機械的自動化、數控化、智能化,從而達到減少手工作業質量故障,提高產品質量可靠性、穩定性,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的目的。
4.4 嚴格而真實地實施ISO 9001質量體系管理
ISO 9001是嚴謹的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這是市場經濟中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基本要素,絕不是企業產品宣傳推銷的手段,必須嚴格而真實地實施。質量體系中的所有質量要素,必須能得到科學的在線即時控制;每個產品的制造流程必須能達到可逆的全程參數檢索;產品制成率不能僅僅滿足于百分級、千分級的測定,必須努力向百萬分級測定發展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促使產品質量穩定提升。
5 結束語
膠輥、膠圈的可靠性問題已是膠輥、膠圈技術發展、膠輥、膠圈行業為紡織更好服務的瓶頸,膠輥、膠圈的技術問題和質量問題必須放到紡織機械技術進步、紡紗技術進步、紡織企業管理進步的大環境中去思考和探索,走出具有中國特色、行業特色的技術發展道路,為建設紡織橡膠器材強國做出貢獻。
作者:胡萬春,樊世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