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省交出2007年節能考核答卷后,占據中國耗能三分之一的千家企業節能責任考核也有了結果。
9月3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稱“國家發改委”)正式對外公布了2007年千家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
除占7.8%的74家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級外,2007年中國參加節能目標考核的953家企業,有391家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等級,占41%;456家考核結果為完成等級,占47.8%;32家考核結果為基本完成等級,占3.4%。
盡管已完成了三分之一多的節能任務,但國家發改委并不顯輕松,包括整改未達標者禁批新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能評”在內的各種措施,仍鎖定在“雙高”企業。
節能任務完成三分之一強
這場考核來自于2006年開始的一場節能行動。
從2006年開始,國家有關部門就在鋼鐵、電力、化工、煤炭、有色等九個重點耗能行業開展“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目的是到2010年,這千家企業爭取實現節能1億噸左右的標準煤。
“千家企業耗能占據了全國耗能量的30%。”9月4日,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節約處處長呂文斌對本報記者解釋,千家遴選的標準是,年耗能量在18萬噸標準煤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所以,“抓住”這近三分之一耗能量,就抓住了完成中國節能的關鍵。
這從最后公布的數據也能看出,2007年,這千家企業實現了節能量3817萬噸標準煤。
“按目前國家節能力度,應該有望完成最后目標。”從目前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的節能任務來看,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研究員姜克雋表示形勢樂觀。
盡管從千家企業節能整體形勢看,多數企業完成了2007年任務。但從區域劃分而言,節
記者發現,按省來劃分,以鋼鐵、水泥、電力為主的重工業大省河北省未達標企業數量位全國各省區市之首,共有15家企業未完成節能目標。
而如果千家企業節能考核中未能達標,也直接影響到省級考核完成情況。如在之前公布的各省市節能考核中,河北屬于“未完成等級”的最后7個省范圍內。
“能評”堵住源頭
國家發改委“抓”千家企業節能的辦法有獎勵、懲處加堵源頭。
“對企業節能技術改造,按你的節能量進行獎勵。”呂文斌稱,目前政策是,獎勵要先看節能量,即節能量在1萬噸標準煤以上,國家給與獎勵,同時地方也按這個政策鼓勵。
對于一些中型企業而言,顯然不容易有這個量。因此,呂表示,如果在縣級,可能考慮下調這個標準。
因此,國家發改委在公布考核結果時表示,對評價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和完成等級的企業,由所在省級節能主管部門予以通報表揚,對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
除獎勵外,未達標的企業要面臨整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