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綠色加工技術
1、生物酶處理
生物酶也稱生物催化劑,是一種具有催化能力的特殊蛋白質。目前應用于印染加工的生物酶主要有纖維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果膠酶和過氧化氫酶等也已在研究和開發中。國內也在不斷開發和應用印染加工用的酶。由于生物酶無毒性,污水排放少,利于生態環保,加工工藝也比較簡單,故今后可代替部分加工助劑,在印染工業中展示出良好的前景。
例如,棉纖維的染色、整理中,可用酶進行退漿、生物精練、生物漂白的連續化加工。退漿時,使用淀粉酶和能將淀粉分解成可溶性低分子糖的酶(α 葡聚糖酶)和協和作用,這些用酶處理產生的分解物無毒性,應注意的是這些分解物必須經處理后再排放,否則將會提高廢液中的BOD(生物需氧量)。常規精練法是在高溫下用堿進行的,必須使用大量的洗凈水和能量,環境負荷高,如使用生物精練,在提高織物性能、節省能量方面可有相當大的改善。例如,果膠酶可將果膠質以及其有關化合物分解為水溶性物質,若在精練中使用少量纖維素酶,則可得到驚人的柔軟手感。漂白時使用的過氧化氫酶是用來去除漂白后殘留的過氧化氫的,它能將過氧化氫分解成無害的水和氧。
2、生態染色印花技術
染色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一環,要在染色過程中避免污染,就必須研發新型的生態染色技術。
2.1 超臨界CO2染色 超臨界CO2染色是采用以CO2代替水作為介質的印染加工,是近年來研究和開發的新課題。該技術可避免大量廢水對環保帶來的嚴重污染問題。工藝中無需清洗、烘干,CO2可循環再利用。國際上已用于聚酯纖維染色,聚酰胺、三醋酸纖維等也可應用,最近天然纖維的染色也在研究,關鍵是要解決相應的染料系統。國內也已開始探索,采用分散染料分散黃RGFL、福隆黃SE 6GFL、分散藍2BLN和分散紅FB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雖然目前該技術尚處于萌芽階段,但倘若研究成功則意義重大,前景廣闊。
2.2 超聲染色及新印花工藝
3、物理處理取代部分化學助劑
織物物理處理可以取代或少用部分印染加工染料、助劑,減少污染,近年來國內外已有相當多的研究,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
3.1 等離子體應用及氧漂絲光 通過表面處理,提高燃料和整理劑對織物的固著率。處理采用干法加工,不用水和化學品,從而可以節水、減少廢水、減少污染,有利于生態環保。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發明了一種電化學系統,陰極釋放堿劑(選用漂白劑)進行絲光和漂白,陽極產生酸,以中和絲光留下的堿。該技術可用于無污染的漂白和精練。
3.2 物理整理 在后整理時,借助機械、水分、蒸汽和加濕等物理方法對織物進行處理,可以不用或少用加工助劑。如預縮整理以改善織物縮水、手感和光澤;軋花整理以產生凹凸花紋;呢毯整理可取代柔軟整理。另外低給液、泡沫整理和涂層整理等利用物理技術可增加整理液濃度,降低給水量,提高整理劑利用率,從而減少污染和污水排放,有利于印染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