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廠堿減量廢水處理工藝探討
文摘: 目前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各國政府都積極的制定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實施清潔生產,改變以末端治理為主的污染控制戰略,把污染盡量控制在生產過程中,以及對污染物回收和資源化利用,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該文探討了目前人們十分關注的印染行業廢水——堿減量廢水中污染物的回收工藝,在最佳回收工藝條件下得到了性能良好的對苯二甲酸.該論文的回收工藝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堿減量廢水中雜質的去除,第二階段為堿減量廢水酸析回收對苯二甲酸.該論文首先利用聚合氯化鋁(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去除廢水中大部分的表面活性劑(SN),及二氧化鈦、醋酸錳、醋酸鈷、醋酸鎂、三氧化二銻等催化劑.再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一部分雜質.回收得到的對苯二甲酸在灰分、酸值性能方面比直接酸析回收的對苯二甲酸的性能有明顯的改善.并確定了混凝和吸附的最佳工藝條件.接下來該文探討了沉淀的形成機理和沉淀形成時影響沉淀純度的因素,并確定了堿減量廢水中回收對苯二甲酸的影響因素為溫度、加酸速度、攪拌、加入的酸濃度、廢水的堿度.通過正交試驗確定了回收對苯二甲酸的最佳工藝條件,并得出各影響因素對回收的對苯二甲酸的保水率、比阻、灰分、酸值性能指標的影響顯著性和影響趨勢.并對回收的對苯二甲酸和純對苯二甲酸的顆粒分布進行了定性的測定與比較.堿減量廢水由于其水質變化大而很難確定各種水質回收的最佳工藝條件,該論文通過研究了三種不同濃度的廢水回收時的影響因素和最佳工藝條件,希望能為今后堿減量廢水回收的工業化生產提供技術參考.
摘要:結合試驗和工程設計對印染廠堿減量廢水的特性及其可能的處理方法作了詳細分析,提出了針對堿減量廢水處理的措施以及對堿減量廢水綜合治理的看法。? 關鍵詞:堿減量廢水;生化處理;物化處理? 中圖分類號:X7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
目前,國內有關印染廢水處理的研究很多,處理手段大多以生化處理為主,或采用輔以不同物化處理手段的工藝組合,國外也基本如此。但有些印染廢水如堿減量廢水若僅單獨采用常規生化處理,由于廢水中的染料、油劑、助劑、漿料的種類和含量多變,導致生物處理系統不能適應這種高度變化的環境條件而使處理效果不穩定,有時還會很差。? 印染行業堿減量廢水復雜多變的不同組合,構成了該類廢水的特色,因此如何使其得到經濟有效的處理,是堿減量廢水處理的主要技術難點。?
1 堿減量廢水的水質和特性
印染廠應用堿減量技術,使PVA漿料、對苯二甲酸(TA或其鈉鹽)、染料、新型助劑等苯系、萘系、蒽醌系以及苯胺、硝基苯類難生化降解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使CODCr達2000mg/L左右(TA約占60%),給處理增加了難度。此類廢水的特點是:堿度大、污染物濃度高、生化降解性差,目前已成為紡織印染行業環保治理的難點和重點。
2 堿減量廢水處理的方案比較
曾就堿減量廢水的預處理、生化處理、后處理(或三級處理)的各種方案作了大量探索試驗,并得出如下結論: ①生化法對CODCr的去除率一般在80%左右,因而僅依靠生化法使出水達標在目前很難實現。 ②要使廢水能達標排放,必須加物化處理,而物化處理作為后處理比作為前處理更經濟,更可能使水質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