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廢水的脫色方法
1 染料廢水的來源和性質 染料廢水主要來源于染料及染料中間體生產行業,由各種產品和中間體結晶的母液、生產過程中流失的物料及沖刷地面的污水等組成。 我國染料工業具有小批量、多品種的特點,大部分是間歇操作,廢水間斷性排放,水質水量變化范圍大。染料生產流程長,產品收率低,廢水組分復雜、濃度高(COD為1000~10萬mg/L)、色度深(500~50萬倍)。廢水中的有機組分大多以芳烴及雜環化合物為母體,并帶有顯色基團(如-N=N-、-N=O)及極性基團(如-SO3Na、-OH、-NH2) 。廢水中還含有較多的原料和副產品,如鹵化物、硝基物、苯胺、酚類等,以及無機鹽如Na Cl、Na2SO4、Na2S等。由于染料生產品種多,并朝著抗光解、抗氧化、抗生物氧化方向發展,從而使染料廢水處理難度加大。染料廢水的處理難點:一是COD高,而BOD/COD值較小,可生化性差;二是色度高,且組分復雜。COD的去除與脫色有相關性,但脫色問題困難更大。2 染料的發色機理 染料的顏色取決于其分子結構。按Wiff發色基團學說,染料分子的發色體中不飽和共軛鏈(如的一端與含有供電子基(如-OH、-NH2)或吸收電子基(如-NO2、)的基團相連,另一端與電性相反的基團相連。化合物分子吸收了一定波長的光量子的能量后,發生極化并產生偶極矩,使價電子在不同能級間躍遷而形成不同的顏色。一般來說,染料分子結構中共軛鏈越長,顏色越深;苯環增加,顏色加深;分子量增加,特別是共軛雙鍵數增加,顏色加深。染料的相對分子質量一般在700~1500之間,帶有水溶性基團(如-SO3Na、-COO Na)的染料分子水溶性好,帶有非水溶性基團(如-SO2NH2)的染料分子則表現出憎水性。染料廢水中膠體粒子通常帶負電荷,ζ電位在-7~-20mV之間。3.染料廢水的脫色方法 從理論上講,多種物理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