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排污系數核算項目的意義和作用
一、工業污染源產排污系數核算項目概況 作為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重要技術支撐,從2006年4月開始,在原國家環保總局的安排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組織科研力量,開展了污染源產排污系數核算的前期研究。2007年,在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的指導下,工業污染源產排污系數核算工作全面展開。 這一研究項目由中國環科院牽頭,充分發揮了行業協會、行業研究院等單位的專業優勢,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等25家行業協會(聯合會)、科研單位、總公司、高校作為課題承擔單位參與項目研究。在企業環境歷史數據收集和排污現場實測中,地方環保部門給予了很大支持,發揮了重要作用。項目研究中實測企業(裝置)數共計2524個。 項目初步提出了重點行業工業污染源產排污系數體系,包括32個大類行業、351個小類行業、1344種原料、8367種產品、1026種工藝、10504個產污系數、12891個排污系數。其中,通過實測得出產排污系數的小類行業259個,可以參照實測小類行業得出產排污系數的小類行業共92個。以上32個大類行業各類污染物排放量合計約占全部工業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95%以上,基本上反映了我國工業行業污染排放規律的整體狀況,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二、工業污染源產排污系數核算項目的意義和作用 1.產排污系數核算是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基礎性工作,對工業污染源產排量科學核定具有決定意義。 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和相關技術文件規定,工業源產排污量的計算有3種方法:一是現場監測法,考慮到可行性,國家要求省控和國控重點工業源,應采用2007年現場監測數據來計算企業產排污量。二是物料衡算方法,對于沒有現場監測數據和產排污系數的工業源,在當地普查機構組織下采用物料衡算方法計算企業產排污量。三是產排污系數法。 我國現有注冊的工業企業100多萬家(2004年為160萬家)。納入重點工業源(包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