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A/O-混凝法處理印染廢水的工藝
摘要:印染廢水通常具有排水量大、色度高、水中有害成份復雜和可生化性差等特點。本文介紹了運用水解-A/O-混凝為主要工藝的印染廢水中的應用。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用于印染廢水的處理切實可行、經濟可靠,出水水質穩定能夠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并能全部實現回用。
關鍵詞:印染廢水;水解-A/O-混凝
近年來,在我國印染行業的迅猛發展中,浙江的蕭山和紹興猶為受人關注。紡織印染作為蕭山工業第一大產業,其總產值占蕭山總量的35%,占浙江總產量的30%,印染布產量超過了江蘇、廣東、山東等印染大省,印染行業也就成了工業廢水的排放大戶。
印染廢水通常具有排水量大、色度高、水中有害成分復雜和可生化性差等特點,處理的難度較大。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較好地解決,紡織印染業要健康快速發展將是困難的。因此,開發經濟有效的印染廢水處理技術成為當今環保行業及企業關注的課題。
1 印染廢水的來源及水質
1.1 來源
浙江省蕭山恒通紡織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各類棉針織品、棉布、塑料基布及其染整。該公司主要對針織產品進行印染后整理加工,印染加工的四個工序都要排出廢水,預處理階段(包括燒毛、退漿、煮煉、漂白、絲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漿廢水、煮煉廢水、漂白廢水和絲光廢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廢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廢水和皂液廢水,整理工序則排出整理廢水,以上各類廢水的混合廢水稱為印染廢水。其污染物來源主要來自纖維原料上的污物油脂、添加的各種漿料、染料、表面活性劑、助劑、酸堿等。
1.2 水質
印染廢水的水質隨采用的纖維種類和加工工藝的不同而異,污染物組分差異很大。廢水具有典型的印染廢水的特點,即廢水的水量水質變化大,COD高,B/C均很低,一般在0.2~0.35之間,可生化性差,色度高,屬典型的高色度高有機物印染廢水。一般印染廢水pH值為6~10,CODCr為400~1000mg/L,BOD5為100~400mg/
2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
蕭山恒通紡織有限公司已建的廢水處理站處理的對象主要為工廠排放的印染廢水,根據環保局的要求,廢水設計水量為3000m3/d,對廢水排出口多次監測。廢水的主要污染因子有CODcr、BOD5及色度等,根據當地環保的要求,生產廢水的治理執行GB4287-92《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排放標準》如表1。
表1 原水水質及排放標準
項 目 | PH | CODcr /mg·l-1 | BOD5 / mg·l-1 | SS / mg·l-1 | 色度 /倍 |
原水水質 | 7~12 | 500~600 | 100~200 | 600~800 | 300~500 |
排放水質 | 6~9 | ≤100 | ≤20 | < le;70 | ≤50 |
2.1 工藝流程
由于印染廢水水質水量變化大,因而所選系統必須有較高的抗沖擊能力。充分考慮印染廢水的特點,并根據國內外印染廢水處理的設計和實踐經驗,采用水解、A/O、混凝相結合的原則。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2.2 工藝流程說明
廢水進入調節池調節PH值,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同時去除部分硫化染料。廢水經調節池進入水解酸化池,水解池中接觸填料。由于該廢水中含有染料等難降解的物質,且色澤較深,在水解酸化池中,利用異養型兼性細菌和厭氧菌,將廢水中高分子化合物斷鏈成低分子鏈,復雜的有機物轉變為簡單的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經水解反應后,廢水進入A/O池。廢水在A池停流時間很短(A段的主要作用是對菌種的篩選與優化,微生物只對廢水中有機物進行吸收吸附),有機物的分解主要是O段完成的。由于大部分有機物在缺氧池中被脫磷菌所吸附,因此抑制了O池中絲狀菌的繁殖,從而可以避免污泥膨脹現象,且沉降性好。由于印染廢水中可能還含有未降解的物質,因此水解和好氧處理后再加一道混凝沉淀工藝,對系統作最終把關處理,以保證最終出水達到排放標準的要求。
2.3 主要各構筑物及設備
主要設備見表2
表2 主要構筑物
設備名稱 | 規格尺寸/m | 數量/座 |
格柵 | 12.6×7.6×3.5 | 1 |
調節池 | 24.0× 15.5×5.0 | 1 |
水解池 | 24.0×23.0×5.0 | 1 |
缺氧池 | 5.5×5.5×6.0 | 2 |
好氧池 | 36.0×30.0×6.0 | 2 |
二沉池 | Φ15.0×3.0 | 2 |
混凝反應池 | 3.25×3.25×1.6 | 4 |
污泥濃縮池 | Φ6.0×5.0 | 1 |
2.4 去除效果
表3 運行效果
項目 | PH值 | CODcr /mg ·l-1 | BOD5 / mg·l-1 | SS / mg·l-1 | 色度 /倍 |
調節池 | 10.0~10.1 | 231~258 | 56~102 | 182~190 | 127~140 |
水解池 | 9.7~10.0 | 221~230 | 67~83 | 133~140 | 57~120 |
二沉池 | 7.8~8.2 | 67~80 | 4~7 | 100~130 | 60~80 |
排放口 | 8.0~9.0 | 45~55 | 5~10 | 60~70 | 33~45 |
從表中可以得出:
(1)一般情況下,在處理水量為7500~12000m3/d,進水COD為200~300 mg·l-1,色度在200~400倍的條件下,處理出水通常COD在70 mg·l-1以下,去除率為81%以上,色度在50倍左右,色度去除率在80%,處理效果好。
(2)目前實際原水PH在10左右,超過設計值6~9。對微生物生長有一定影響。但是經過水解酸化及A/O的調整,最終排放水PH在8.0~9.0左右。
(3)因生產擴大的原因,實際水量較大,有時流量最高達12000~13000m3/d,但出水CODcr仍在100mg·l-1以下,就說明該系統有較高耐沖擊負荷能力。
從表3上不難看出,廢水水質變化較大,但其出水基本都能達到《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排放標準》(GB4287-92)一級標準。
2.5 污泥處理與出路
經處理后的干化泥,可以摻入煤中燃燒,也可鋪路、填埋。
3 結論和建議
(1)采用水解酸化-A/O-混凝工藝處理印染廢水,對CODcr、BOD5、色度、SS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處理出水優于《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排放標準》(GB4287-92)一級標準,這足表明水解-A/O-混凝處理工藝處理印染廢水是適用的,且可行。
(2)在調節池中投加鐵屑。鐵屑在印染廢水中易發生電化學腐蝕反應,電解反應生成的產物與廢水中的化學物質起反應,能降低COD,提高B/C比,同時能破壞印染廢水中發色物質的發色結構,達到脫色的目的,可減少混凝劑的投加量,減少運行成本。
(3)使用A/O方法能很好的利用缺氧和好氧兩相交替操作達到篩選微生物的目的。篩選很好抑制絲狀菌的繁殖,有效避免了污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