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印染行業生態安全性分析及對策探討
金致凡
福州市環境監測站
[摘要] 分析了紡織印染行業引入的有毒有害物質及生態安全性問題,介紹了國內外生態紡織品標準針對有毒有害物質提出的限制,并對紡織印染行業有毒有害物的生態安全防范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紡織印染 生態安全性 分析 對策
紡織品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在國民生產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來,生態紡織品及其消費已成為國際紡織品服裝貿易的新熱點。發達國家紛紛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環保法規和標準,對紡織品中有毒有害物質實施安全檢測,對紡織品的安全性、健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1 紡織印染行業的污染特點和國內控制現狀
紡織品的印染加工作為一個典型的化學處理工藝過程,其對環境和消費者可能帶來的生態安全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這又與紡織品的印染加工以及部分前處理和后整理加工緊密相關。特別在印染廢水中含有染料、漿料、助劑、油劑、酸堿、纖維雜質及無機鹽等雜質,它具有成分復雜、難降解、有機污染物含量高、色度高、堿性大、毒性大、水量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
多年來,我國對紡織印染行業的污染治理特別是印染廢水治理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在大力推行行業清潔生產,取得不少成效。但在污染物的控制方面主要針對廢水中 COD、BOD、色度等綜合指標,忽視了應同步從源頭上抓染化料使用中有害物質的控制,對紡織品中引入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檢測方法及控制技術方面研究的進展大大滯后于國外出臺標準的進程。特別是對原料的生產過程、紡織品的生產工藝、環境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缺乏研究,國外廢棄的原料或生產工藝,國內仍在沿用,在生態紡織品的法規、標準和認證方面的發展也相對落后。
2 紡織印染行業引入的有毒有害物質及生態安全性
目前納入生態紡織品監控范圍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禁用染料、防腐劑、殺蟲劑、甲醛、含氯有機載體等,范圍不斷擴大。
2.1 禁用偶氮染料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合成染
2.2 致癌染料
致癌染料是指未經還原等化學變化即能誘發人體癌變的染料,其中最著名的品紅染料早在 100 多年前已被證實與男性膀胱癌的發生有關。目前已知的致癌染料有 7 種,致癌染料在紡織品上絕對禁用。
2.3 致敏染料
某些染料已被證實對人體有致敏作用,因而在國際紡織品服裝貿易中,這些染料的使用也列入受控范圍。
2.4 重金屬
使用金屬絡合染料是紡織品上重金屬的重要來源,而天然植物纖維在生長過程中亦可能從土壤或空氣中吸收重金屬。此外,在染料加工和紡織品加工過程中也可能帶入一部分重金屬,還有一些重金屬來自某些服裝輔料或飾品表面。重金屬一旦為人體所吸收,則會累積在肝臟、骨骼、腎臟、心臟及大腦中,達到一定程度后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巨大傷害,尤其是嬰幼兒。
2.5 游離甲醛
在印染加工中,甲醛污染主要來自于助劑中的游離甲醛及助劑分解產生的甲醛。甲醛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也可能引起呼吸道發炎,作用時間過長將引起腸胃炎、肝炎等癥,亦可能誘發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