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總:我們這次帶來了兩臺設備,一個是這臺雙圈互換的設備,原本這個產品只有單純的一個雙面的設計,經過我們的設計改進變成了單雙都可以。做的產品有點像經編布,就是經編機上做的產品。還有一臺單面機的四十幀的高幀機, 因為四十幀的需求在廣東市場走在前列,所以他要求機器設備的精度很高。現在精鎂跟圣東尼合并有了技術上的支持,像這些高難度的技術改進,還有檢驗設備我們在大圓機行業里面或者可以這么說,在中國唯一一個有檢驗設備的就是我們。這一臺設備就超過兩百萬的。
記者:所以通過您剛才的介紹我們對泉州精鎂這一塊也有了一個更深入的了解。那您覺得我們在未來的一個市場投放方面主要的中心還是我們國內是嗎?
薛總:沒有,我們現在是百分之四十的外銷,百分之六十的內銷。因為現在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人工物力都上漲了,很多的廠家都轉到東南亞還有一些中東這些地方去了。所以說我們也注重把這些設備換到那邊去,所以說我們外銷慢慢有上升的趨勢。
記者:我注意到咱們精鎂非常注重人才引進,包括技術創新這一塊您能簡單的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薛總:因為我們精鎂走的路線是以品質的路線為主,品質路線的話就要靠人來做,不是說靠我們嘴巴來做,再來創新的話因為現在競爭很激烈,大圓機在國內可以說百家爭鳴。我們要想在這里面立足我們必須要有優勢。當然我們檔次不一樣,競爭是激烈的,對中國的企業來講最容易競爭就是在價格上,價格上對行業發展來講不見得是好事,因為一家企業要生存一定要賺錢,要盈利我們有句古話講得好,殺頭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沒人做,肯定是要賺錢,那么又價格低的話就只能是偷工減料。但是我們精鎂是品質的路線,所以說只能做好,價格高客人只有創新,所以說這路一定要這樣走,沒有辦法。
記者:非常注重創新,所以我們精鎂也是憑借著這種不斷以質量去取勝而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任和支持。那么今天是展會的第三天了,最后我們也想問一下您個人對本次展會中的成果還滿意嗎?
薛總:今年可能說檔期換的不好,正好碰到端午節有一大部分國企的一些人比較念家走的早一些。
記者:好的,那中國紡機網在這里也預祝咱們泉州精鎂在展會中能取得圓滿成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