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過硬的技術和優質的產品質量領先于市場
——訪江蘇凱宮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11月8日,江蘇凱宮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江蘇昆山舉行。公司的成立,將進一步增強凱宮在數控自動化紡織機械領域的研發、制造、加工能力。
江蘇凱宮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昆山市凱宮機械有限公司,由蘇善珍、蔡呂芳二人出資,于2000年注冊成立。經過11年發展,公司已由生產紡機配件的加工廠,發展為生產精梳機、條并卷機等棉紡設備的民營科技企業。2006年,凱宮公司的銷售額超過2億元。今年8月,凱宮曾引入6家戰略投資者,共引入資金4000萬元,從而優化了公司產權配置。
凱宮的經營范圍也重新確定為:數控自動化紡織機械、普通機械的制造、加工、銷售,工業自動化一體化設備的制造、加工、集成,紡機產品、電子產品的銷售,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以及貨物、技術的進出口等業務。同時,凱宮還將借此進一步加大對高檔精梳機、自動絡筒機等主業產品的研發工作。
(圖為中國紡機網記者現場采訪凱宮 錢工程師)
在2011上海紡機展上,凱宮的工程師為我們介紹了參展產品:“我們這一款是新推出來的精梳機388A。那它有什么優勢呢一個主要是節能。那么現在我們知道能源消費是一個主要原因,我們采用節能的技術。第二是我們采用了一個非勻速的運動,提高了它運轉的速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那么大家看到的這一款機器在國內是比較領先的產品。第二個是我們采用了變頻技術,就是在不同的場合采用不同的速度來運轉,進一步降低能耗。再就是整個機器采用一個只能化管理系統,操控它完全是自動化的。凱宮通過片面的參數設置,機器就是適應你的要求。另外從機件方面,我們都是獨立的,單獨的都能調試避免整體的調試帶來的復雜性,給操控工人降低勞動強度。工人勞動降低了機器的產量提高了。車尾部分采用了一個傳動機軸,采用一個模輥式的結構,廣大客戶可
(圖為凱宮參加2011上海紡機展展臺現場)
那么另一款產品是我們新推出的自動絡筒機,這個也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大力發展國內的自動絡筒機這款產品,這個產品在國內是比較落后的基本上國外三大品牌的天下,為了打破國外的壟斷我們自主研發的這個自動絡筒機,這個產品采用了很多新的技術。首先是負壓的過程當中它是一個自動的系統。不需要人工調節的,它就自動檢查負壓系統,如果漏風了它會補風,如果風壓大了它自動加大這是一個改進的地方。第二個是電源系統采用精工的雷達系統,它是一個軟開關的技術,很堅定的軟件技術,它主要是節能,因為這臺機器相對的消耗比較大,跟同行來比較我們多消耗20%~30%的電量。這是我們一個比較堅定的專利產品。從紡紗質量方面采用洛菲的清紗機系統,在紡織行業是比較領先的,也是客戶公認的清紗系統。那么MI7數據采集監控系統是我們自己開發的監控系統,它主要是監控所有錠子的在線的紡紗質量,你的效率、你的產量統計都是通過上面的軟件來監控。同時我們也引進了一個自動生成系統,因為這個軟件的開發這個單錠可能五年、十年后淘汰了要換新的系統了,我們就要吧軟件升級,那么這個電腦上有個相應的插口,你一插進去就自動完成升級系統。那么單錠系統就是獨立的每一個錠子可以單獨制定工藝,例如說六個錠子的機器你可以做六中不同的工藝,這樣可以適應我們客戶小批量、多品種的紡紗工藝要求。那么整個這個落紗過程是全自動的電機也是采用了一萬轉的高速電機,同時也是一個節能的電機,它是磁的磁鐵的,這樣相對來說重量可能偏重一點但是它能耗低、溫度低、運轉速度高、穩定性比較好。那么紗的張力系統也是通過自身的自動控制的系統,隨時的調整張力,保證紗張力的穩定性,提高了成紗的質量。再就是系統還采用了電子防疊系統,避免的網紗、
(圖為現場產品)
我們在創新上面主要還是以客戶為主,我們的技術是客戶來保障的。所以我們設計的再好不適用還是沒用的,我們根據客戶提出的要求來改進,所以我們要反應快,改進也要快!另外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需求。那么我們俗話說不是要吃客飯了是要點菜了。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紡紗品種不同的工藝要求,我們要在這方面做更大的努力,使得產品的適應范圍廣還有就是可塑性強,不能這個產品只能做這個不能做其他的。再就是產品的使用壽命要加強每個產品不能五年或者十年就不用了讓它十年、二十年的用下去,在設計商盡量標準化、統一化。也要兼顧到老客戶不斷的延續下去。其他方面變化不是很大。而且我們現在跟國內的同行比較不多,主要是跟國外的技術。說句真心話國外的技術還是比我們領先點的,那么我們瞄準了國外,在國內的同行當中我們的機械已經有一個好的口碑了。因為機器的好壞不是我們說了算,是客戶來公認的。我們的機器不好客戶不會跟你好,我們的機器好他們不會說你壞,這個是跟客戶息息相關的。如果你的機器產量好、效率高他自然會用你的。我們的機器總體的工藝指標很高。別人機器紡出來的布料比其他好一些,這是一個綜合的水平。但是在局部的某一點上跟凱宮可能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