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的確很有意思,當大家一致看空的時候,盤面大幅上漲,當一致看多的時候,盤面卻急轉直下。正如近期的鄭棉表現一樣,原本大家認為拋儲伊始棉價或將出現高低高的走勢,熟料在經過了前兩日的瘋狂之后便很快出現了持續下跌的情況,背后邏輯到底是什么?
從鄭棉k線圖上不難發現,從3月7日開始,在儲備棉輪出的壓力下,鄭棉便開始了下跌的趨勢,截至3月22日,已經出現了十連跌,如果近期不出現大的變化,預計繼續下跌的可能性很大。在盤面價格上,鄭棉主力合約CF1705也由3月7日的最高16500元/噸跌至今日的14855元/噸,足足下跌了1600多元/噸,跌勢之大令人意外。
目前鄭棉十連跌的腳步并未停止,跌勢或將繼續,其空頭邏輯是什么?從基本面看,市場現貨供應充足,無論是棉花商業庫存還是工業庫存都完全能夠滿足企業采購需要,并且儲備棉輪出也給予市場多頭壓力。部分紡織企業表示,現在棉花原料庫存都可以維持到4月份。
中華棉花期貨部副總經理楊志認為,巨量倉單才是壓制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倉單數量的持續增長成為壓制期貨價格的重要砝碼。不過楊志認為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隨著期貨價格的不斷走低,紡織企業的關注度會隨之增加。當期貨價格下跌到+升水也低于拋儲價格的時候,紡織企業、中間商、資金就會蜂擁而至,畢竟倉單的性價比還是要高于儲備棉和其他現貨資源,屆時20萬噸倉單對于趨之若鶩的企業而言將不再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門檻兒。一旦倉單開始大幅期轉現(紡織企業作為原料采購),期貨價格將失去壓制,從而恢復上漲行情。
盡管鄭棉回漲的希望仍在,但是現在悲觀情緒占據主導,買漲不買跌的黃金規律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市場需要時間去消化。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分析的觀點會有差異,多空雙方角色的輪換也在隨著市場供求、資本投機等因素變更。筆者也認為,由于下游市場需求較好,價格底部支撐較強,未來盤面價格將迎來上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