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展會上,恒天集團旗下的30家中外紡機生產企業、50臺套主機設備、100多個紡機專件將盛裝亮相。其中,展出的50多臺套主機設備,涵蓋了紡紗、織造、化纖、印染、整理、非織造布等領域,產品覆蓋面是參展企業里面最廣的。
我們將向觀眾推介以經緯股份為主的棉紡織板塊、以恒天重工為主的化纖裝備、以香港立信集團為主的染整板塊和以歐洲奧特發為主的非織造板塊這四大板塊的紡機產品。
在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恒天集團該如何應對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在行業快速換擋、低速爬坡的情況下,集團又有怎樣的宏偉藍圖呢?
在即將到來的2()14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暨ITMA亞洲展覽會上,恒天集團又會以怎佯的姿態和形象粉墨登場呢?帶著這些疑問,近日,記者對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葉茂新進行了專訪。
記者:今年行業整體銷售不盡如人意,您怎樣看待目前的紡機市場?
葉茂新:目前紡機企業銷售普遍不樂觀,這既有世界經濟不最氣的因索,也有原料、用工成本高企不下的成分。但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現狀與前幾年整個紡織工業的持續、過快發展密不可分。自加入WTO組織以來,我國紡織工業就一直在發展的快車道上飛奔。時至今日,行業的生產總能力已經接近需求的飽和點。從理論上講,任何一個產業如果到了終極產能的80%左右,結構凋整的臨界點就來臨了。因此,未來行業的發展不能停留在簡單的維持量的增長了。紡織工業正進入一個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
雖然目前紡織行業的簡單產能需求已趨于飽和,但人類對紡織品的需求層次和標準卻在不斷提高,這種需求是沒有止境的。從目前國內外的實際市場需求來看,中高端和個性化的紡織品需求供給還遠遠不足,我認為,個性化的紡紗工藝、紡紗設備
需求明濕加快的趨勢有塑持續下去。
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葉茂新
目前,行業處于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我們看好行業未來的發展。我國地域遼闊,產業發展極不平衡。這也注定我國紡織產業調整會具有一定的梯次,會出現從沿海向內地、從成本高的區域向成本低的區域、從沒有資源的區域向有資源的區域轉移的趨勢。對于我國來說,紡織是個大產業,且目前世界上沒有哪個固家和地區可以承接中國這么大的市場,盡管印尼、越南這些東南業國家的紡織工業發展很快,但從它的產能來說,也只是我國產能的一小部分。我對中國紡織工業的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每一次調整過后,行業都會出現一個大的飛躍。我相信這次結構調整后,中國紡織工業仍然會實現一個較大飛躍。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