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屆展會可以看出,紡織機械在新產品研發上十分注重技術創新,極大地提高了現代紡織工藝技術水平,為提高質量和勞動生產率、建立高效工藝流程創造了條件。紡織機械自動化的發展(有些已經出現)將會呈現以下趨勢。
1.以太網技術的應用
現場總線技術在紡織機械中的應用,不僅充分利用高速的通訊功能進一步實現了紡織機械更高的控制水平,而且使得通訊的可選擇性和價格的開放性也已經成為客戶選擇供應商的必要條件。隨著工業以太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它將成為紡織機械中現場總線的主要技術,并且隨著發展的形式可以看出,以太網技術將廣泛應用到紡織機械自動化的基礎設備層中,從而給紡織機械自動化帶來更大的變化。
2.高性能伺服系統的應用
隨著紡織機械自動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變頻調速技術的應用,高性能的伺服系統將為紡織機械多軸化以及自動化的發展方向提供相關的技術基礎。同時,紡織機械也對伺服系統的驅動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變頻調速裝置和高性能伺服系統的融合將是紡織機械不斷發展的必經之路。高性能伺服系統能滿足紡織機械自動化、高速化以及紡織機械多軸化、往復運動的特點,在未來的紡織機械市場上將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如經緯紡機股份公司在展會上推出了 1200 錠的JWF1562E型細落聯全電子牽伸加捻細紗機長車,其在電氣控制系統上進行創新:JWF1562E 細紗機前、中后羅拉分別由原來的機械傳動改為伺服電機單獨驅動,實現電子牽伸、電子加捻。再如上海二紡機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 EJM158JL 型細紗機是其最新開發的 1500 錠超長細紗機。設備采用分段多軸同步驅動控制方案,使用貝加萊(B&R)高性能可編程計算機控制器(PCC)和分布式 IO 模塊 X20 以及 ACOPOSmulti 調速系統,通過 POWERLINK 總線控制方式,實現帶自動集體落紗的 1500 錠超長細紗機控制系統的完美方案。
3.網絡系統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網絡系統的不斷發展,網絡監控系統已經成為紡織機械廠不斷發展的一個方向。紡織機械在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時,已經將計算機網絡系統和計算機管理系統運用到了紡織機械設備當中,這不僅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有效傳遞,也將實現計算機自動檢測和監控,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系統和互聯網技術實現紡織機械的遠程控制和遠程診斷功能。從而更進一步提高紡織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給紡織行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4.機電必須同步發展
國產紡機已大量應用了計算機技術,但必須與精密的機械相結合,才能發揮更大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機電一體化的技術要求。否則將影響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如電腦橫機、高檔織機等一些核心精密零件的加工制造,其主要原因是精密機械加工技術和材料分析跟不上,限制技術的發展。再如本屆展會展出的粗細聯、細絡聯等實現了紡紗生產過程的連續化和自動化,設備的連續化、自動化水平越高,對設備零部件的制造要求也越高,從而保證設備安全可靠的運行。
5.機電一體化向更新的一代——直驅化、電氣化發展
許多紡機設備在機械設計上已出現瓶頸,其機械傳動結構難以實現、工藝調整非常復雜的情況下,通過電氣上采用伺服電機直接單獨驅動,實現和主機電氣同步運行,在簡化機械結構的同時,安裝維護更為便捷,同時也能大大降低了噪音和機械損耗,工作效率也能大大提高,這是電氣設計技術又一巨大創新。如配備大啟動力矩直驅電機的劍桿織機顯然已經成為展會和市場的主角,以必佳諾、多尼爾、意達、豐田、津田駒為代表的國外企業和以經緯紡機、泰坦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均以配備直驅主軸的劍桿織機作為主推機型。從展會現場初步統計來看,主軸直驅的劍桿織機超過展出展品的半數。
再如史陶比爾和常熟紡機在本次展會上都展出了新型電子提花機,該提花機取消了織機與提花機龍頭之間的機械傳動桿,采用永磁同步電機單獨、直接驅動提花機,與下面的織機實現電氣同步。
同時,永磁同步電機以其響應時間短、定位準、過載能力強的特點在與開關磁阻電機的比拼中取得絕對優勢。展會現場除了必佳諾劍桿織機主軸采用開關磁阻直驅之外,其它包含意達、多尼爾、泰坦、經緯紡機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均采用永磁同步電機作為主軸驅動,預示著永磁同步主軸電機將成為劍桿織機的發展趨勢。
6.智能化控制和專家系統代表了高檔紡織機器的領先技術
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平臺的建立使得紡織機械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減少了用工和人員精力損耗;專家系統的應用又為紡織用戶提供了多種紡織工藝的解決方案和電氣參數調整方案,有的還建立了專家數據庫,方便用戶調用,最大限度滿足用戶對紡織設備的使用。
如太平洋機電在保留細紗機技術方面長期優勢的基礎上,開發了新一代智能型電錠細紗機。該機采用單錠單電機傳動,斷紗粗紗自停,具有智能化紡紗專家系統,實現了更快速度、更高效率、更好紡紗質量,減少了用工。該“智能型電錠細紗機”給細紗生產管理和控制帶來革新。
7.電氣節能降耗技術是紡機設備的發展方向
當前紡織企業都面臨能源消耗嚴重的問題,隨著國家提倡節能減排和紡織廠的用電成本逐年提高的壓力,節能降耗勢在必行。減少用電量是當前研發新型紡織機器和紗線生產工藝的一個重要的課題。研發節能控制系統,應用超高效節能同步永磁電機,使用新型節能電器產品是我們今后電氣設計必須考慮的關鍵創新技術。在本屆展覽會上,節約資源、能源,提高資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已經成為國內外紡織機械制造企業的共識。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制定的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是:到“十二五”末,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比 2010 年降低 2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 2010 年降低 3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 10%。意大利紡機協會(ACIMIT)推出的“可持續性技術”項目,也正在朝著節能降耗、為用戶提供綠色產品這一目標方向發展。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已在機械工業的所有范圍內發起 Blue Competence(藍色能效)的理念。藍色能效將代表和定位那些具有滿足目前和未來對于節能、原材料利用率要求的有能力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的機械生產商。
<<上一頁[1][2][3][4][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