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紡機設備在機械設計上已出現瓶頸,其機械傳動結構難以實現、工藝調整非常復雜的情況下,通過電氣上采用伺服電機直接單獨驅動,實現和主機電氣同步運行,在簡化機械結構的同時,安裝維護更為便捷,同時也能大大降低了噪音和機械損耗,工作效率也能大大提高,這是電氣設計技術又一巨大創新。如配備大啟動力矩直驅電機的劍桿織機顯然已經成為展會和市場的主角,以必佳諾、多尼爾、意達、豐田、津田駒為代表的國外企業和以經緯紡機、泰坦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均以配備直驅主軸的劍桿織機作為主推機型。從展會現場初步統計來看,主軸直驅的劍桿織機超過展出展品的半數。
再如史陶比爾和常熟紡機在本次展會上都展出了新型電子提花機,該提花機取消了織機與提花機龍頭之間的機械傳動桿,采用永磁同步電機單獨、直接驅動提花機,與下面的織機實現電氣同步。
同時,永磁同步電機以其響應時間短、定位準、過載能力強的特點在與開關磁阻電機的比拼中取得絕對優勢。展會現場除了必佳諾劍桿織機主軸采用開關磁阻直驅之外,其它包含意達、多尼爾、泰坦、經緯紡機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均采用永磁同步電機作為主軸驅動,預示著永磁同步主軸電機將成為劍桿織機的發展趨勢。
6.智能化控制和專家系統代表了高檔紡織機器的領先技術
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平臺的建立使得紡織機械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減少了用工和人員精力損耗;專家系統的應用又為紡織用戶提供了多種紡織工藝的解決方案和電氣參數調整方案,有的還建立了專家數據庫,方便用戶調用,最大限度滿足用戶對紡織設備的使用。
如太平洋機電在保留細紗機技術方面長期優勢的基礎上,開發了新一代智能型電錠細紗機。該機采用單錠單電機傳動,斷紗粗紗自停,具有智能化紡紗專家系統,實現了更快速度、更高效率、更好紡紗質量,減少了用工。該“智能型電錠細紗機”給細紗生產管理和控制帶來革新。
7.電氣節能降耗技術是紡機設備的發展方向
當前紡織企業都面臨能源消耗嚴重的問題,隨著國家提倡節能減排和紡織廠的用電成本逐年提高的壓力,節能降耗勢在必行。減少用電量是當前研發新型紡織機器和紗線生產工藝的一個重要的課題。研發節能控制系統,應用超高效節能同步永磁電機,使用新型節能電器產品是我們今后電氣設計必須考慮的關鍵創新技術。在本屆展覽會上,節約資源、能源,提高資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已經成為國內外紡織機械制造企業的共識。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制定的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是:到“十二五”末,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比 2010 年降低 2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 2010 年降低 3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 10%。意大利紡機協會(ACIMIT)推出的“可持續性技術”項目,也正在朝著節能降耗、為用戶提供綠色產品這一目標方向發展。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已在機械工業的所有范圍內發起 Blue Competence(藍色能效)的理念。藍色能效將代表和定位那些具有滿足目前和未來對于節能、原材料利用率要求的有能力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的機械生產商。
在全球紡織機械領域,能效的話題早已有之,在前 2 屆展覽會上,立達、歐瑞康等歐洲紡織機械設備生產商就列出一組組數據,證明其設備如何節能,并以低能耗作為賣點和特點。在本屆展覽會上歐瑞康蘇拉推出的全新 Volkmann CT 福克曼康派的倍捻機將革新重點放在了節能方面,該機具有 eco-drive 節能傳動技術及 eco 節能錠子,即使加工高支紗也可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節能最高可達 40%。這個指標也成為本次展覽會上公布的單機節能比率最高的設備。
但是,由于紡織生產工藝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決定了其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受原料、溫度、濕度以及生產品種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對同種紡織機械的能耗做出比較,還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制定能效標準和能源標識,對提高紡織機械產品的能效水平和用戶的節能意識,是紡織機械生產商們的新責任與新機遇。
在制定和有效地實施能效標準和能源標識方面,德國紡織機械協會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德國紡織機械協會以及它的許多會員公司均已加入由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發起的 Blue Competence(藍色能效)的可持續理念,并在本屆展覽會上進行了大力的宣傳、介紹。
德國紡織機械協會依照 Blue Competence 標簽概念的標準對機械能耗標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成本和收益進行考察。這一理念意味著機械設備及工廠結構是以智能技術的解決方案而達到生產更有效,資源更節約。
我國紡織工業屬于高耗能、大群體機械化生產的行業。有調查顯示,我國紡織企業整體所用的電機驅動系統運行效率比發達國家低近 20%。可見,加強設備的能效管理,進行設備的升級換代將成為紡織行業節能降耗極具潛力的領域。
【整理 編輯:湯麗華】
<<上一頁[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