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斯(上海)自動控制有限公司攜全系列 VLT?變頻器產品亮相展會,展出的產品系列有 VLT2800/2900、FC51、FC300、FC101、FCD300,軟啟動器MCD500/MCD200 和諧波治理的 AHF 和 AAF。同時展出的 IP66 淋水演示設備在展會中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為業界同類產品中防護等級最高的配置,IP66 的變頻器可實現完美的防水防塵效果,即使在高濕度和高污染的環境中亦可保持穩定運行;另外,FCD300 分布式的解決方案和專用于風機水泵的 FC101 產品以其 IP54 的高防護等級深受觀眾青睞。
臺灣盟立自動化科技股份公司是家臺灣自動化系統集成及相關核心零組件研發制造公司,公司(MIRLE)攜帶旗下全系列伺服產品參加了此次展會。目前盟立伺服系列共有3 大系列:ESD 系列經濟型、SD 系列標準型及 HSD 高階型,交流伺服電機規格涵蓋 200W~37kW。3 種系列伺服產品廣泛應用于各類紡織機械。此外,隨著節能意識的增強,盟立公司此次展出的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統也成為大家所關注的焦點。
德國倍福自動化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基于 PC 和 EtherCAT 的控制技術在紡織行業上的應用。產品包括工業 PC、嵌入式控制器、帶總線接口的 PLC、基于 PC 的 PLC 和運動控制系統等。倍?;赥winCAT 開放和靈活性的自動化平臺,為工業電腦提供了多元化的 PLC 軟件和運動控制解決方案。其開放性的軟件和硬件接口,使機器制造商可以以較低的成本,根據自身的需求對系統擁有更多的選擇。
上海三田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該公司專業于高品質紡機電器配件和傳感控制元件的研發和生產。主要產品有蘇爾壽片梭傳感器系列、張力傳感器系列、光電探緯器等。產品廣泛應用于 PICANOL、TOYOTA、SOMIT、SUDAKOMA、THEMA、SULZERRUTI 等各品牌系列織機。
作為專業研發、設計、制造及銷售傳感器與控制器的高新技術企業,上海索能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在本次展出的產品除通用的傳感器外,還有紡織專用的傳感器,產品有:單眼光電傳感器、斷絲感應器、羅拉倒卷探測器。其中羅拉倒卷探測器是最新研發的產品,主要應用在橫機設備上的檢測,以防織好的衣片纏繞在設備上。
電氣專件除以上幾家外還有南京埃斯頓自動化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廣東伊萊斯電機有限公司展出的通用型系列全數字式交流伺服系統,往屆報告中已有介紹,在此不再詳細介紹。
三、自動化技術在紡織機械應用發展趨勢
從本屆展會可以看出,紡織機械在新產品研發上十分注重技術創新,極大地提高了現代紡織工藝技術水平,為提高質量和勞動生產率、建立高效工藝流程創造了條件。紡織機械自動化的發展(有些已經出現)將會呈現以下趨勢。
1.以太網技術的應用
現場總線技術在紡織機械中的應用,不僅充分利用高速的通訊功能進一步實現了紡織機械更高的控制水平,而且使得通訊的可選擇性和價格的開放性也已經成為客戶選擇供應商的必要條件。隨著工業以太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它將成為紡織機械中現場總線的主要技術,并且隨著發展的形式可以看出,以太網技術將廣泛應用到紡織機械自動化的基礎設備層中,從而給紡織機械自動化帶來更大的變化。
2.高性能伺服系統的應用
隨著紡織機械自動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變頻調速技術的應用,高性能的伺服系統將為紡織機械多軸化以及自動化的發展方向提供相關的技術基礎。同時,紡織機械也對伺服系統的驅動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變頻調速裝置和高性能伺服系統的融合將是紡織機械不斷發展的必經之路。高性能伺服系統能滿足紡織機械自動化、高速化以及紡織機械多軸化、往復運動的特點,在未來的紡織機械市場上將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如經緯紡機股份公司在展會上推出了 1200 錠的JWF1562E型細落聯全電子牽伸加捻細紗機長車,其在電氣控制系統上進行創新:JWF1562E 細紗機前、中后羅拉分別由原來的機械傳動改為伺服電機單獨驅動,實現電子牽伸、電子加捻。再如上海二紡機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 EJM158JL 型細紗機是其最新開發的 1500 錠超長細紗機。設備采用分段多軸同步驅動控制方案,使用貝加萊(B&R)高性能可編程計算機控制器(PCC)和分布式 IO 模塊 X20 以及 ACOPOSmulti 調速系統,通過 POWERLINK 總線控制方式,實現帶自動集體落紗的 1500 錠超長細紗機控制系統的完美方案。
3.網絡系統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網絡系統的不斷發展,網絡監控系統已經成為紡織機械廠不斷發展的一個方向。紡織機械在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時,已經將計算機網絡系統和計算機管理系統運用到了紡織機械設備當中,這不僅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有效傳遞,也將實現計算機自動檢測和監控,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系統和互聯網技術實現紡織機械的遠程控制和遠程診斷功能。從而更進一步提高紡織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給紡織行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4.機電必須同步發展
國產紡機已大量應用了計算機技術,但必須與精密的機械相結合,才能發揮更大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機電一體化的技術要求。否則將影響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如電腦橫機、高檔織機等一些核心精密零件的加工制造,其主要原因是精密機械加工技術和材料分析跟不上,限制技術的發展。再如本屆展會展出的粗細聯、細絡聯等實現了紡紗生產過程的連續化和自動化,設備的連續化、自動化水平越高,對設備零部件的制造要求也越高,從而保證設備安全可靠的運行。
5.機電一體化向更新的一代——直驅化、電氣化發展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