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化纖機械
在本屆展會上,化纖機械的參展廠商有數十家。由于化纖機械體積龐大,現場展出的方式除了有整機、關鍵部件實物、成套生產線模型外,更多的是通過展板和樣本的形式展示。展出的內容涉及聚合干燥、長絲紡絲牽伸與后加工設備、短纖維紡絲及后處理成套設備、化纖設備專用部件和配套件等。與2010年紡機展會相比,國產長絲卷繞頭和高速加彈機的生產廠家明顯增多,產業用纖維機械也是眾多廠商重點推介的產品之一。
3.準備和織造機械
在本屆展會上,準備和織造設備的廠商主要來自中國(包括臺灣)、意大利、比利時、瑞士、德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共展出各類設備 152臺,其中各類無梭織機共 136臺,是歷屆“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和“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 ITMA亞洲展覽會”舉辦以來數量最多的一屆。劍桿織機強化品種適應性、拓展織造領域,并向產業用紡織品生產領域延伸。噴氣織機繼續向高速高效和節能降耗方向發展。
4.針織機械
在本屆展會上,針織機械的廠商有100余家,展出各類的針織機械292臺,不僅展出實物數量比上屆有明顯增加,在技術上也體現出了針織機械最新的發展水平。圓緯機向細針號、一機多用和提高效率發展。襪機的亮點是一步法全程型電腦襪機。電腦橫機向細針距與進一步提高編織速度和織可穿全成型發展。經編機向高速高效、復合提花技術的結合和設備各功能的進一步電子化發展。
5.印染機械
在本屆展會上,印染機械廠商有 250多家參展,數量比上屆略有增加,展出面積約占總展出面積的 1/4左右。節能、減排、低消耗是印染設備的研究重點。前處理設備,更加注重設備的高效、節能、低耗和高度靈活性,以達到高速、高效和短流程的目的。染色設備除了香港立信、日本日阪和臺灣亞磯展出了新型染色機外,其他參展商展出的機型在前幾屆展會中均已展出過,而山東康平納 首次以實物展出的筒子紗自動染色生產線是個亮點。圓網印花機、平網印花機更富有創意,數碼印花機進入快速發展期。后處理中定形機的節能、減排、余熱回收等裝置的研究、開發、應用具有顯著的特點。
6.非織造布機械
在本屆展會上,非織造布機械與配件的廠商共有 165家參展,展出的范圍涉及非織造布機械領域的干法開清梳理、針刺水刺、濕法成網、紡粘熔噴以及多種形式的后整理設備等,幾乎涵蓋了各類非織造布機械,代表了當今全球非織造布裝備的最新水準。非織造布干法、濕法、紡粘法 3大工藝路線,正在逐步完善、相互結合形成越來越強大的技術優勢,再協同后整理的靈活工藝配置,形成了非織造布機械組合的新格局。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