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遵從模塊化的設計理念,適應織造工藝要求
目前主流的國外機型都體現了模塊化的設計理念,這不僅是同原有產品的機構或裝置之間保持互換性,而且需要根據不同織物品種的織造工藝要求,采用最適宜的機構或裝置。
必佳樂有3種可互換的劍桿及引緯導向模塊:帶劍帶導鉤的 GC模塊,適于織造短纖織物,小而輕的劍頭、輕型劍帶導鉤,可提高織造速度;織造精細織物時采用自由飛行的 FF模塊,無劍帶導鉤,可避免導鉤對經紗的干擾;采用帶劍帶導鉤的積極式劍頭 GPG模塊,適合多種緯紗引緯,用于織造特種工業織物。
中國紡機從意達(瑞士)有限公司引進的 G6500系列劍桿織機上,織造一般織物都采用無劍帶導鉤的引緯導向模塊,避免導鉤干擾經紗,特別適合精細織物、高支高密織物織造;而織造易粘纏的經紗品種時采用劍帶托片的引緯導向模塊,提高織造效率。
OptiMax和 G6500上都采用了高速旋轉的圓盤式緯紗剪刀模塊,能夠適用于大部分種類的緯紗,如有特殊要求,可以配置伺服電機驅動或氣動緯紗剪刀,可逐緯設定剪緯時間。
多尼爾 P1&A1型(巴塞羅那 2011參展)機織與刺繡或針織工藝技術的結合,在織造工藝的過程中將刺繡的技術整合其中,通過刺針引導花紗運動,使其在布面上產生特殊提花機編織花型效果,從而使傳統工藝的機織物面料產生出了新的特征。
(2)國產劍桿織機基本完成產品升級換代,開始進入高端和快速發展時期
在“十一五”期間,國內主要劍桿織機生產企業基本完成了產品升級換代,即從 350~400r/min的中檔產品發展到設計速度 600~650r/min、實用速度達到 450~500r/min的高檔產品,大都采用了主傳動直接驅動技術,技術方案有開關磁阻電機、伺服電機等;采用步進電機驅動電子選緯裝置、步進電機或線性電機驅動的電子絞邊裝置等。目前高檔劍桿織機正在不斷改進和完善,國內其他一些企業也在積極跟進,發展高檔劍桿織機產品,可以預見在“十二五”期間國產高檔劍桿織機會有較快速的發展,市場競爭也將趨于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應對國內高檔產品新一輪市場競爭,國外獨資企業陸續將一些具有當今國際先進水平的劍桿織機移至國內生產,另外柜內企業也根據市場的需求購進國外全套先進技術,這將推動國產劍桿織機向高端產品發展的速度。
(3)強化品種適應性、拓展織造領域是劍桿織機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近年來噴氣織機技術發展迅速,織造生產速度提升到 700~900r/min、織造范圍進一步拓寬(多色織造、多臂和提花開口、高支高密寬幅織物等等)、設備價格也在走低,噴氣織機高速高效的特點非常契合當前國內的市場需求,因此噴氣織機壓縮了相當一部分劍桿織機的市場空間。劍桿織機得以生存的最大特點是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和廣泛的品種適應性,國內一些企業逐漸意識到這一點,開始實施差異化競爭的策略。目前國內市場上已經有劍桿織機織造部分產業用紡織品,如革基布、玻纖布、帆布、輸送帶織物等等。本屆會浙江萬利推出了幅寬達到 540cm的特寬幅劍桿織機織造燈箱廣告布,中國紡機引進技術生產的 CG6500劍桿織機織造汽車座椅織物和碳纖維織物(遠程視頻直播)。當企業完成產品升級換代之后,織造速度已經不再是在展會上展示的重點,轉而追求強化劍桿織機品種適應性、拓展織造領域這一劍桿織機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4)國產高檔劍桿毛巾織機市場初現雛形
長期以來國內企業只能生產有梭毛巾織機和簡易劍桿毛巾織機,活動筘機械方式起毛,打緯系統剛性差,織造寬幅毛巾時毛圈高低不整齊,織物品種單一、檔次較低。2005年山東日發(原聊城紡機) 首次展出了引進技術生產的 HST50中檔劍桿毛巾織機,采用電子送經和電子卷取;上置式起毛圈機構采用單獨的凸輪控制、布移動起圈方式;三緯起圈也可選配四緯起圈,雙電磁控制拉刀,可以織造出不同長短毛圈的織物,較之國內原有毛巾機水平有大幅提升。
國內企業河北創興、 山東日發較早開發出高檔劍桿毛巾織機,主要特征是布動或筘動起毛圈方式,伺服電機控制的起毛圈機構,毛圈高度可動態變化,可實現 3~7緯起毛圈,變緯密織造,設計速度 450~500r/min。本屆展會有 4家國內企業集中展出了符合上述特征的高檔劍桿毛巾織機,而意大利意達集團也首次將先進的 Leonardo DT毛巾機引進到國內的獨資企業生產(T880),2012年或將成為國產高檔劍桿毛巾織機市場初現雛形的元年。
更多信息請訪問:
TTMN國際紡機展織造機械劍桿織機專屬頁面鏈接:
http://www.diase.cn/itma/list?sort=137
【整理 編輯:吳晶】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