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塵刀與給棉羅拉和第一刺輥隔距點之間的距離,稱為第一落雜區長度,落雜區長度越大,排除的雜質越多,但可紡纖維的損失也相應增大。當落雜區長度在某個工作位置時,落棉中雜質和可紡纖維的比例處在一個最恰當的比例,而落雜區長度越過這一優化點,落棉量可能急劇增大,可紡纖維的損失也可能隨之增加(見圖12-14)。
因此,除塵刀工藝調節要以落棉中雜質與可紡纖維的比例為依據。TC03型梳棉機在吸風罩窗前安裝有落棉感應器TC-WCT,用于評估落棉質量的測色傳感器,根據氣流和吸風系統中的廢棉顆粒狀況,在落棉的某個集中點上進行選擇性探測,依據反射測量光束顏色的差異,辨別出落棉中的雜質與可紡纖維的比例,優化軟件根據輸送的信號,可確定除塵刀的最優化位置。除塵刀被鑲嵌在一個環繞第一刺輥圓周的圓弧導軌上,當調節齒輪轉動時,就可使除塵刀沿圓弧導軌移動,進而調節第一落雜區長度。整個調節過程可在機器運轉時進行,通過電機驅動調節齒輪,結合計算機屏幕顯示的雜質與可紡纖維的比例只需幾秒種即可實現調節過程,方便快捷。見圖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