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充分體現地緣、引擎、品牌三大效應
伴隨服務經濟的興起與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展會作為一種商業交流與貿易合作平臺,日漸成為助力各實體行業完善市場化功能、融入全球化經濟的重要“推手”。
對紡織機械行業來說,國內專業紡機展會的興起,的確對紡機行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在商業利益的驅使與振興區域經濟的大旗之下,目前各類新興的紡機展會層出不窮,水準良莠不齊,不少業內專家與紡機企業代表均對展會過剩給行業企業帶來的負面效應表示出一定程度的隱憂。
展會如何舉辦才能帶動紡機行業發展與提升?要解答這個問題,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對具有示范性意義的紡機專業展會進行樣本剖析與細節拆解。作為目前亞洲地區規模最大、專業化程度最高、技術水平最先進、影響力最廣的紡織機械專業展覽會,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當仁不讓地成為探討這一問題的最典型樣本。
地緣效應––提升企業參展效率
紡機展是紡機企業向下游潛在客戶推介自身產品的一種便捷的營銷途徑,拓展下游用戶市場可以說是紡機企業參展的終極目標。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曾說過,先進的紡織技術要變成現實的市場資源,必須要和下游結合。因此,展會在哪里舉辦才能吸引盡可能多的下游潛在客戶,繼而提升企業的參展效率和潛在的市場效益,就成為展會能否助力紡機企業拓展市場的關鍵所在。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市場,在全球紡織業東移的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幾乎成為全球紡織機械制造商的必爭之地。因此,將最具影響力的紡機專業展會置于中國這個最具代表性、發展潛力最大的紡機市場舉辦,成為國內外紡機業界的共同呼聲。
2006年4月22日,由歐洲紡織機械制造商委員會主辦的I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