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類測試儀器PQ-001核磁共振纖維含油率測定儀
原子核磁共振現象作為21世紀物理學的一大發現,在70余年的發展中,其應用領域涵蓋生物醫學、石油鉆井,農業食品及紡織等領域。特別是在紡織檢測領域中的含油率測試方面,核磁共振作為一種新興的科技手段,充分發揮了其快速、無損、綠色無污染等特點,為紡織品的質量控制帶來一次革命性的進步。
歐美,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幾乎所有知名的纖維制造企業都在使用核磁共振方法測試含油率。國內的外資化纖工廠也配備了此類型儀器作為常規檢測設備。在上屆紡機展中,我們介紹了奧地利蘭精儀器公司生產的ALFANMR核磁共振含油率分析儀。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國產核磁共振含油率分析儀已經投放市場。
上海紐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于華東師范大學核磁共振重點實驗室,致力于低場核磁共振儀器的研發與生產,其開發的PQ-001纖維含油率分析儀,涉足化纖工業、石油勘探、新能源開發、食品研發、材料研發等多個領域,產品已銷往國內外各大科研院所,企業質檢機構等等。
核磁共振含油率測定儀工作原理:
根據現代核物理理論,當置于強磁場中的原子核被特定頻率的電磁波激發,就會吸收能量,由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隨后被激發的核子將回到原來的狀態,同時釋放能量。
許多元素的原子核,如1H、19F和31P等進行自旋運動。通常情況下,原子核自旋軸的排列是無規律的,但將其置于外加磁場中時,核自旋空間取向從無序變為有序。自旋系統的磁化矢量由零逐漸增長,當系統達到平衡時,磁化強度達到穩定值。如果此時核自旋系統受到外界作用,如特定頻率的電磁波激發原子核即可引起共振效應。在射頻脈沖停止后,自旋系統已激化的原子核,將回復到磁場中原來的排列狀態,同時釋放出微弱的能量,將這種來自原子核釋放的能量以電磁波形式探測,即為核磁共振信號,經處理就可得出所需的信息。
核磁共振法測化纖含
利用幾個已知含油率的標準樣品,測試其核磁共振信號,由于核磁共振信號與樣品的含油率成正比,就可得到一條磁共振信號強度與含油率的關系曲線,即標準定標曲線。當測得一個未知含油率樣品的信號強度后,即可利用此直線計算出對應的含油率,完成一次測試。
目前利用核磁技術測試含油率,已寫入國家標準GB/T6504-2008《化學纖維含油率實驗方法》中。PQ-001的主要技術指標:
1)適用范圍:適用于所有化學纖維品種;
2)測試準確度:誤差在0.1%以內;
3)儀器重復性:相對標準偏差2%以內。
PQ-001核磁共振纖維含油率測定儀對人體完全無害。0.5T的磁場,其磁力線大部分被環形封閉在儀器內部,幾乎無漏磁現象,強度遠小于地磁。使用核磁手段測試,不必再接觸各種化學萃取藥劑,更有利健康,環保。檢測過程無需制備樣品,無需稱重,直接將3g左右的纖維樣品放入試管,即可準確測出含油率,測試一個試樣耗時僅半分鐘。日檢測量數十倍于傳統的化學萃取法。且檢測過程對樣品沒有任何損壞,檢測基本無滯后時間,能隨時反饋生產,實時控制產品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