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MN訊(攝像:閆定 記者:王亞男 編輯:李斌勇)】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進程中,中國紡織機械制造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邯鄲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在中國恒天集團和重工股份公司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同仁的關心支持下,已發展成為集研發、制造、營銷、售后服務為一體的化纖機械專業生產企業,產品遠銷國內外。
邯鄲紡機副總經理王志兵接受TTMN專訪
記者: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國紡機網的記者王亞男,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2013年上海紡機展的現場,那么今天做客高端訪談欄目的嘉賓是邯鄲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王志兵先生,王總,您好。
王總:您好。
邯鄲紡機副總經理王志兵談公司的創新
記者:是這樣,咱們公司是在2012年積極探索進入非紡機領域的裝備制造。那么作為以紡機為主導的生產企業,這種新的方向,它的探索目的是什么呢?
王總:2012年邯鄲紡機在非紡機方向做了一個探索,一是做天然氣行業,這樣的話也是考慮到企業的生存,這是第一點。第二點,紡機行業在國內來說,雖然邯鄲紡機做了很多的紡機產品,尤其在化纖行業里面,但是作為國企來說,蛋糕是比較小的,客觀的說我們也抓住了新能源這一塊,我們做了一種加速機,還有在重工行業也做了自動化設備探索,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企業生存,二是在其他領域探索。畢竟我們是機械制造企業,它是一個裝備制造企業,再一個它對我們來說,也想是一個極大的發展。企業要發展,一塊肯定是不夠的,基本上就是這個情況。
記者:做這樣一種探索呢,是不是因為被紡機行業目前的形勢所影響呢?
王總:有這個因素,作為紡機行業來說,應該說這幾年我們國家紡機行業發展還是比較快的,雖然國家發展快,但是紡機的需求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大面積發展,所以企業要生存,肯定要探索另一個行業,所以說我們選擇了這些行業來做,這樣的話,也是對國企一個大的發展提
供平臺,再一個,對職工,有一個非常好的收入上的幫助。
記者:那么我們是如何在紡機和非紡機的行業上讓它發展平衡呢?
王總:作為邯鄲紡機,我們主業務目前來說還是紡機,把我們廠的主打產品做好,一是我們廠的主打產品主要是化纖上的卷曲機,切斷機,打包機,還有這幾年的我們研發的很多的特種纖維,包括我們的芳綸13,芳綸14,碳纖維都有很大的發展,也跟我們國家的產業政策很符合,給企業帶來效益。非紡機這塊,現在目前是起步階段。其實說紡機和非紡機都應該列于我們的主業。我們畢竟是一個裝備制造企業,裝備制造企業都是機加工行業,所以說只是做的行業不一樣,對機加工的性質是一樣的。
記者:像那您剛剛提到,咱們公司的主推產品,像這些主推產品,它的優勢在哪些方面?
王總:我們公司的主推產品應該是在卷曲,切斷,打包。因為我們在七十年代就開始涉足了,是邯鄲紡機的一個主打產品,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過,最小做的兩千噸,到一萬五千噸,現在到五萬噸,六萬噸都在做,特種纖維呢,我們是從2002年就開始涉足了,當時的我們的國內市場對特種纖維概念還比較模糊,所以我們是切入比較早。我們國內特種纖維沒有一個成型的流程,沒有一個成型的工藝。我們的采取就是跟大多院校,跟有興趣的企業合作,從小的設備做起,然后慢慢做大。所以從這幾年來說,特種纖維設備對我們起了很大的支撐,應該占我們50%左右的產值。
記者:那咱們這個主推產品給咱們的客戶帶來了怎樣的收益呢?
王總:主推產品是這樣的,我們做的特種纖維,包括我們最早做的芳綸13,我們的設備填補了我們的空白,現在我們的制造產品,現在芳綸13已經可以和杜邦抗衡,我們的碳纖維原始設備做出來之后,已經能夠讓日本的企業做碳纖維的降價,其實給我們的社會帶來很大的效益,也給我們的企業帶來了效益。還有我們的滌綸設備,就因為邯鄲紡機包括我們兄弟廠家,恒天重工做這個滌綸設備的大容量,所以說呢,中國現在滌綸設備的大容量已經沒有歐洲什么市場了,最早進入歐洲市場的大容量都弗萊斯納,現在很難進入中國市場。而且我們的大容量設備一定要出口到國外,像印度,印尼都在出口。
記者:那咱們這個產品,它與國外產品的一個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王總:我們目前來說跟國外產品的優勢有兩點。一是價格優勢,再一個就是國內產品日趨成熟,在技術上,在服務上,已經和國外的產品能夠趨于平等了。這樣的話,你有價格優勢,也有技術優勢。尤其在我們的東南亞市場,我們所說的第三世界,它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歐洲有很大的競爭力,但是我們在歐洲可能還有差距,因為歐洲對我們的產品還是不放心,它有它的想法,還有它自己的保護等等。
記者:那其實這個企業的發展是離不開相互的學習,還有一個積極合作的一個方案,那么在企業發展當中呢,我們也會向國外借鑒一些很重要的經驗,那咱們會向國外借鑒那些經驗呢?
王總:我們的企業發展紡機這一塊,我們國家在前幾年一直借鑒國外經驗。因為自主創新這一塊,前景現在還差一點。這幾年隨著知識產權的保護,包括我們大家有這個意識,如果是全部去照搬照抄,已經不可能了。而且歐洲的一些先進設備,過去是最早的在歐洲適用,現在它有可能不在中國適用。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有兩種方法,一是跟大專院校來結合,用它先進的理論基礎,第二,就是跟用戶緊密的配合,用戶提出問題,作為裝備制造企業,我們來積極地改善,從這種途徑來創新。所有的創新沒有憑空的,只能是一步一步來的。
記者:那我相信通過咱們企業自主創新,咱們企業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好更優秀的產品,那我們中國紡機網也是希望邯鄲紡織有限公司能夠在這次展會中取得圓滿的成功。謝謝王總。
王總:謝謝。
客服熱線: |
![]() ![]() ![]() ![]() |
新聞熱線: |
|
展會合作: |
|
郵 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