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慈星股份以30.18元/股開盤,跌破其35元/股的發行價,首日跌幅高達13. 66%。
慈星股份以1.44%的中簽率高居2月以來新股中簽率第二名,16.43倍的市盈率也低于行業平均市盈率18.72倍,截止到4月12日,其市盈率已跌至14倍。
雖然慈星股份的信貸銷售、分期付款的銷售模式飽受質疑,其所處行業的產能長期過剩,公司募投項目前景也難言樂觀。而與資本市場對慈星股份前景悲觀及投資者虧損出局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其大股東及親友團上市前突擊入股的收益已經翻了數倍。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0年9月8日,實際控制人孫平范與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胡民主等高管,以及孫平范的父親、嫂子、堂兄等與公司經營業務關系不大的人士通過創福投資等公司以增資形式按非常低廉的價格獲得了公司約10%的股份。
慈星股份招股說明書顯示,這部分增資的股份買入價分別為1.76元/股和14.12元/股。若是按照慈星股份發行價35元/股計算,上市后這部分股權已增值近10億元!
一位市場人士告訴記者,慈星股份前述突擊入股顯然存在著巨大的利益輸送嫌疑。而其大股東及其親屬在公司準備上市的時候突擊入股,廉價購買公司股份,上市后獲取巨額利潤。
“大股東及親友團一夜暴富與普通投資者一夜赤貧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信息和權利不對稱的現狀自然讓A股市場積弱積貧。”前述市場人士感嘆。
“這其實不是突擊入股,因為孫董(孫平范)的爸爸和老婆的哥哥以前跟他一起創業,所以給他們股份是很正常的行為,價位低是按凈資產計算的。我們大部分的增資主要是為了引進外部資金,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督導作用,另外也能拿到一定資金促進公司業務發展。”公司證券部楊小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說。
客服熱線: |
![]() ![]() ![]() ![]() |
新聞熱線: |
|
展會合作: |
|
郵 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