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轉杯紡、噴氣紡及渦流紡等是目前新型紡紗的三個體系,其中轉杯紡的紡紗技術發展的很成熟,特別是20世紀末以來轉杯紡的紡紗速度、紡紗質量、自動化水平以及品種適應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轉杯紡紗隨著時間的發展將會更加完善,生產的品種及產量將會在全世界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噴氣紡紗技術紡紗速度高、產品質量好、紡紗支數最高可達到60英支以上,但噴氣紡屬于包纏紡范疇,只能適應加工等長的工業纖維,不能夠生產純棉紗,因此品種適應性不如環錠紡及轉杯紡,但在加工細旦纖維品種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化學纖維逐步取代天然纖維(棉纖維)的發展中噴氣紡具有獨特的優勢。渦流紡是日本村田公司20世紀末推出的新型的噴氣紡紗系列新技術,不僅能生產化纖紗,更重要的是能夠生產一定支數的純棉紗,成紗質量由于具有環錠紗真捻的結構,因此成紗強力接近同支環錠紗,而且紡紗質量好、毛羽少、紗疵少、條干均勻。但渦流紡使用的原棉必須是長絨棉,紡紗支數最高只能紡到50英支以下,而且制成率低,因此渦流紡紗技術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尚需要不斷的改進與完善。摩擦紡基本上屬于廢纖利用的紡紗范疇,覆蓋面不大。
關鍵詞 轉杯紡 噴氣紡 渦流紡
1、我國現有的轉杯紡大都是老式的捷克系列轉杯紡紗機,不論是國產還是引進的轉杯紡紗機都只能夠生產低支紗,紡紗廠都把轉杯紡作為吃紡紗廠下腳料和低級棉花生產粗支紗的工序。而世界上20世紀末早已生產出能夠加工生產高檔的中支紗(最高可以生產60英支),像德國的Auto312、360,瑞士的R40及意大利的F3000等轉杯紡紗機都是全自動的生產中高支紗的高科技的轉杯紡紗機,轉杯紡的紡紗技術發展的很成熟。2007幕尼黑展覽會已展出一臺480-500頭的轉杯紡紗機。機上配有自動接頭、自動落紗、自動換筒及自動清紗等現代化的紡紗技術。它們生產的紗可以作為高檔針織紗,加工生產T恤衫及機織襯衫面料、高檔牛仔布面料。此外瑞士、蘇拉集團及還開發了半自動的生產高檔面料用紗的轉杯紡紗機。所有這些都說明轉杯紡紗技術已經向著高科技的生產高檔轉杯紗的方向發展。預計21世紀初轉杯紡紗機的產量要和環錠紡紗機的產量持平,而我國轉杯紡紗機的容量僅占全部紡紗容量的十分之一,說明一方面有發展轉杯紡紗機的可能,一方面也有這個必要。在“十一五”期間,我國在新型紡紗系列中應當重點發展高檔轉杯紡,
2、發展轉杯紡紗機可與環錠紡紗系統發展精梳產品配伍,加大精梳的落棉,生產高檔精梳紗,與此同時可以將生產高檔精梳紗的落棉作為轉杯紡生產系統的配棉,從而可生產出高檔的轉杯紗,兩者兼顧,經濟效益是可觀的。因此發展高檔轉杯紗與高檔精梳紗配伍的生產體系是可行的也是經濟的。
3 、噴氣紡紗技術經過近20年的研究和開發,已逐步形成獨特的包纏紡紗體系,具有紡紗速度高、紡紗質量好、自動化水平高藝流程短等優點。噴氣紡紗機最適于加工生產等長纖維的化纖紗及化纖與棉等天然纖維混紡紗,尤其在加工生產差別化纖維化纖紗具有獨特的優勢,如生產細旦纖維紗等。但不太適于加工生產長度整齊度差的天然纖維。原料適應性不如環錠紗及轉杯紗。噴氣紡也是包纏紡紡紗技術,在生產短維噴氣紗上也在不斷的提高,新近研究應用了新型噴嘴,增加了產品品種的適應性。以加工等長的化學纖維紗為主要產品,有可能向加工中長的毛纖維紗的方向發展。
由于噴氣紡只適應于加工生產工業化學纖維,不能夠生產純棉紗,即便是滌棉混紡紗的質量也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在我國差別化纖維還沒有很好發展起來的今天,噴氣紡紗體系應當放慢在我國的發展速度。
4、日本村田公司在1995年法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上展出了MVS851渦流紡紗機,可以生產純棉紗。最近又在MVS851基礎上開發了MVS861渦流紡紗機,紡紗速度從400米/分提高到450米/分,性能上又作了許多改進,渦流紡紗技術從1995年MVS851問世以來,經過不斷的改進已發展到MVS861型,紡紗速度有了進一步提高,紡紗適應性也有了改進,不僅可以和MVS851一樣生產纖維整度差的純棉紗,紡紗結構是真拈,而且紡紗質量也有了顯著的提高:毛羽少、紗疵少、條干好、強力與同支同拈度的純棉紗接近,目前MVS渦流紡紗機已銷售了400多臺,遍及15個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土耳其、中國、巴西、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亞。據澳大利亞一紡織企業報導,他們應用渦流紡紗機生產的純棉紗紡紗范圍在18到45英支,而且要應用長絨棉(長度為35毫米-38毫米以上的纖維)生產才能穩定,此外廢纖率也比較高,因此盡管渦流紡紗據具有速度高、質量好、工藝流程短,渦流紡紗可以生產18-45 英支純棉精梳紗或普梳棉紗,喂入的棉條纖維盡可能平行,一般只少受到三倍的牽伸,棉條中的灰塵含量盡量低,可與PC21自動絡紗機相聯接,形成自動生產線等優點。但仍然需要不斷的研究與改進存在的問題。渦流紡紗技術將在不斷的改進中得到發展。
5、幕尼黑2007展覽會專家認為: 日本村田公司的MVS861渦流紡紗機現階段還不成熟,需要長絨棉作原料、只能紡45英支以下的紗、廢纖率高等問題是渦流紡紗機還需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因此渦流紡紗尚不能大量投入使用。
結語 現代新型紡紗技術主要是指,包括轉杯紡、噴氣紡、渦流紡及摩擦紡等,其中轉杯紡的紡紗技術發展的很成熟,特別是20世紀末以來轉杯紡的紡紗速度、紡紗質量、自動化水平以及品種適應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紡紗支數最高可達到60英支。轉杯紡紗隨著時間的發展將會更加完善,生產的品種及產量將會在全世界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目前世界上已形成環錠紡與轉杯紡兩大主流紡紗體系。噴氣紡紗技術紡紗速度高、產品質量好、紡紗支數最高可達到80英支以上,但噴氣紡屬于包纏紡范疇,只能適應加工等長的工業纖維,不能夠生產純棉紗,因此品種適應性不如環錠紡及轉杯紡,但在加工細旦纖維品種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化學纖維逐步取代天然纖維(棉纖維)的發展中噴氣紡具有獨特的優勢,但由于噴氣紡對原料及生產品種的局限性,暫不能作為方向性快速發展。渦流紡是日本村田公司20世紀末推出的新型的噴氣紡紗系列新技術,不僅能生產化纖紗,更重要的是能夠生產純棉紗,成紗質量由于具有環錠紗真捻的結構,因此成紗強力接近同支環錠紗,而且紡紗質量好、毛羽少、紗疵少、條干均勻,但渦流紡使用的原棉必須是長絨棉,紡紗支數最高只能紡到45英支以下,而且制成率低,因此渦流紡紗技術還有一定的局限性,渦流紡紗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紡紗系統,應該說渦流紡紗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進與提高,克服只能應用長絨棉紡一定支數的局限性,提高制成率,會成為很有發展前途的紡紗體系,但目前我國要慎重對待渦流紡紗技術的發展,放慢發展速度。
參考文獻:
1、秦貞俊主編著:“現代棉紡紡紗技術” 東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8。7第1版
2、幕尼黑2007展覽會技術資料
3、raymond schmidt:“ rotor yarns in ring qualities ” text bulletin 2001,2,p。42-
4、aneres kuschel: “rotorspinning machine for more stringent market
requirement” text bulletin 2001,3,p。58-
5、waltertampen:“advantagesofmodernising rotor spinning machines”
text bulletin 2001,2,p。44-
6、waltraucl jansen :“up-to-date rotor spinning for pet and cv fibres”text bulletine 2004 4-P48
7、Meallister:“Advantage of modernation rotorspinning” text month 2000.6
8、秦貞俊:“發展我國高檔次轉杯紗的若干建議” 國外紡織技術 200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