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粗紗機的加捻機構
(一)托錠加捻機構
1、錠子:由錠底、錠桿及錠尖級成,由下龍筋傳動。
2、錠翼:由頂孔、側孔、空心臂、實心臂、壓掌等級成,由錠子傳動。
3、筒管:用于繞紗,由上龍筋傳動。
4、粗紗路線:前羅拉→頂孔→側孔→空心臂→壓掌桿下部→筒管。
5、加捻作用:錠子帶動錠翼回轉,使錠翼到前羅拉段紗條獲得捻度。
6、卷繞作用:筒管轉速大于錠翼轉速實現卷繞;上龍筋帶動筒管升降,實現不同部位的卷繞。
(二)懸錠式加捻機構
上龍筋固定,錠翼裝在上龍筋上,錠子起定位作用。下龍筋帶動筒管作升降運動。
與托錠式相比,錠翼無擺動。
二、加捻的一般概念及加捻程度
(一)加捻的一般概念
1、粗紗加捻的基本條件
握持點:前羅拉
加捻點:頂孔
加捻器:錠翼
2、捻回與捻回角
捻回:錠翼罷動一周,頂孔到前羅拉段紗條獲得一個捻回。
捻回角:紗條加捻后表面纖維發生傾斜,表面纖維與紗條軸線的夾角,稱為捻回角。
3、粗紗加捻的實質
紗條加捻后表面纖維發生傾斜,產生向心壓力,使粗紗緊密并獲得強力。
4、捻向
對須條加捻的方向,可分為S捻與Z捻。
(二)加捻程度的度量
1、捻度
紗條單位長度上的捻回數,稱為捻度(捻/10cm)。有以下幾種表示方法:
(1)特數制:10cm長度上紗條的捻回數(捻/10cm)。
(2)公制:1m長度上紗條的捻回數(捻/m)。
(3)英制:每英寸長度上紗條的捻回數。
(4)捻度的計算
(6-1)
式中,n為前羅拉轉速(r/min);V為前羅拉輸出速度(10cm/min)。例前羅拉直徑為28mm,轉速為250r/min,粗紗錠子轉速為800r/min,則粗捻度為:

2、捻系數
(1)定義:根據粗紗特數計算捻度的系數。
(2)計算公式
(6-2)
式中,N為紗條特數,αt為捻系數。由此可知:粗紗捻度與粗紗捻系數成正比,與粗紗特數的開方成反比。
(三)粗紗捻系數的選擇
粗紗的捻度越大↑→粗紗的捻度與強力↑→粗紗伸長↓
→錠速↑→振動與耗電↑
→產量↓
因此在確定粗紗捻系數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粗紗定量:定量大時,纖維根數多,粗紗抱合力大,捻系數可偏小。
2、精梳與普梳:精梳粗紗纖維的長度與整齊度都較好,可偏小掌握;一般同特數的精梳粗紗與粗梳紗低10%左右。
3、纖維品種:化纖的纖維長度長、化纖之間的摩擦系數大,一般約為純棉粗紗的60%;中長化纖約為純棉的50%。
4、車間溫濕度:溫度高時,棉纖維表面的棉蠟融化,摩擦系數羞小,捻系數應大;濕度大時,棉纖維之間的摩擦系數增大,捻系應小。
三、假捻在粗紗機上的應用
(一) 捻回的傳遞
在加捻過程中,靠近加捻點的紗條捻度多,遠離加捻點的紗條捻度少,即紗條由捻度多的地方向捻度少的地方傳遞的現象,稱為捻回的傳遞。
(二)捻陷其及危害
1、捻陷:在捻回傳遞的過程中,由于阻礙物的作用,使得阻礙物至加捻器間的捻度大于阻礙物另一側區間的捻度,稱為捻陷。
2、捻陷的危害:在粗紗機上,錠翼空心臂為加捻點,錠翼頂孔為捻陷點。由于頂孔陷的存在,使頂孔至前羅拉段紗條捻比粗紗少20-30%,導致該段的粗紗繼頭增多。
(三)假捻及其應用
1、靜態假捻:當紗條兩端固定,中間加捻后,加捻器兩端產生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捻回;當加捻器去掉后,兩端的捻度會自動抵消。
2、動態假捻:(利用圖講解)
(1)穩定捻度定理:加捻器單位時間內加給某區的捻回數與同時間內自該區帶出捻回數的代數和等于零。
(2)動態假捻:(紡紗原理圖9-15)已知V為紗條的移動速度,T1為AB區捻度,T2為BC區捻度,由于T1與T2的方向相反,令T1為正,則T2為負,根據捻度定理:
AB區捻回為:n+(-T1×V)=0
所以:T1=n/v
BC區的捻回為:-n+n+T2×V=0
所以:T2=0
(3)假捻的應用:在粗紗機錠翼頂孔處加裝假捻器,使錠翼頂孔到前羅拉段紗條的捻度增大,從而減少粗紗伸長與繼頭,而使粗紗捻度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