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繼續生存的一個重要途徑。特別是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之后”中國也在走技術創新之路。 但是據一家美國的調查機構得出,中國的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7年,美國8.2年,而日本的企業則是12.3年。為什么中國的企業如此短命呢?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呢?是企業的設備陳舊,技術落后沒有及時的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而最終走向覆滅。 近幾年,隨著“獨生子女”政策滯后效應的顯現,中國勞動力資源將會在2015-2020年的供應洪峰后出現逆轉,又因隨著工人待遇、社會保險的提高,產品工價的下降從而導致勞動力成本的進一步上升。 中國加入WTO國外企業將會潮水般涌來在中國大陸投資搶戰市場份額,隨之也帶來了高技術含量的各種產品,使之國內 企業不但要應付中國的競爭者而且要與國外企業搶戰市場份額,紡織、針織類企業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