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是什么力量讓和鷹科技強勁快速發展
- [新聞]-->和鷹科技參加德國法蘭克福展
- [新聞]-->浙江織里領導及企業骨干考察和鷹
產品推薦
產品分類
聯系方式
- 郵 箱:scb@yingroup.com
- 地 址:
- 電 話:021-61196288
- 傳 真:021-61198310
- 網 址:http://www.yingroup.com
和鷹科技系列報道之三產品篇
發布時間:2013-08-21
如果你知道當初和鷹董事長尹智勇怎么拿下在日本讀研究生資格的話,你就不會對他們今天取得的成就感到吃驚了!
早在20世紀80年代,以格柏、力克為代表的國外品牌數控裁剪裝備就已陸續進入我國市場,形成壟斷。國產數控裁剪機始終受制于核心技術的缺失以及配套產業的不完善,始終難以破除這種壟斷。
而對這種壟斷發起挑戰的就是成立于2006年的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是目前國內少數幾家具有完整知識產權并實現規模化量產的數控裁剪設備制造商之一,技術及產品創新實力雄厚,是我國數控裁剪設備行業的龍頭企業,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地位。
產品優勢顯著 難以企及
2007年,和鷹推出了第一款完全由中國企業制造的具有產業化意義的數控裁剪機。此后,愈發不可收拾。目前,和鷹積極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推動數控裁剪設備技術創新及普及自動化裁剪技術。公司已擁有數控裁剪機、自動鋪布機、CAD排料軟件、真皮裁剪機、快速成衣系統、三維人體測量系統等多樣化產品線,產品廣泛應用于服裝、箱包、鞋帽、汽車內飾、航空航天、家居等行業的軟件材料裁剪領域。
最近三年,和鷹均保持了較高的市場份額:2009-2011年,公司數控裁剪機銷量(含海外銷售)分別為100臺、231臺、326臺,扣除海外銷售影響后,公司數控裁剪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為56%、55%、61%,銷量和市場份額的不斷增長以及產品和技術的不斷提升確立了公司在我國數控裁剪設備行業的領先地位。
能有今天的局面,源自尹智勇這位后來者“掀翻桌子,重排座次”的豪氣!而殺手锏就是通過價格杠桿把數控裁剪機從不可一世的“神壇”上拉下來!
對客戶而言,數控裁剪機的使用成本包括購買成本和后期維護成本兩部分。2010 年、2011 年1-6 月,和鷹數控裁剪機的平均售價分別為61.75萬元、58.53萬元,與主要競爭對手相比具有明顯的價格競爭優勢。其產品價格優勢主要源自于自主研發的軟件控制系統、產品的實用化設計以及不斷降低的產品綜合成本。在軟件控制系統方面,與競爭對手主要依靠外購控制軟件不同,和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控制系統并具備持續改進、創新的研發能力;在產品實用化設計方面,和鷹采用PC 機壓縮集成控制、簡潔的機頭構造以及模塊化機身結構等措施,在提升性能的同時來降低產品的制造及維護成本;在綜合成本方面,和鷹一方面通過加速擴大產銷規模,以規模效應來降低單位采購成本、制造成本和銷售費用,另一方面通過國內外資源的有效整合,充分發揮其在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優勢。
而數控裁剪機的維護成本主要包括零配件、耗材更換產生的費用和服務費用。和鷹一直致力于提高國內數控裁剪機的普及程度,制定并實施了符合行業發展需求、維護成本較低的零配件和耗材銷售及售后服務策略。國外同類產品零配件往往需要整套更換且核心部件需從國外調配,而和鷹的產品在更換零部件時可以單個部件更換且均由公司直接配送;此外,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健全的售后服務網絡也使得和鷹售后服務費用遠低于國外廠商。相比國外產品動輒每年10多萬元的維護成本,和鷹產品維護成本大約在2-5萬元/年。在保持產品性能領先的同時,和鷹通過不斷降低生產和服務成本并讓利于客戶,推動了數控裁剪機在我國的普及,同時使得企業在競爭中占據了非常有利的地位。
市場潛力巨大 前景燦爛
世界上第一臺數控裁剪機誕生于1960年代末的美國,其出眾的工作效率極大地推動了美國服裝業的自動化、信息化進程。1980年代末開始,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紡織服裝大國,紡織服裝的生產量、消費量和出口量多年來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生產裝備的自動化、信息化以及機電一體化水平較低,與紡織服裝大國地位極不相符。截至2011年末,我國服裝行業數控裁剪機的普及率不到2%,遠低于發達國家80%左右的普及水平。
近年來,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特別是“用工荒”的頻現,國內紡織服裝企業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產業升級挑戰,通過自動化、信息化改造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競爭力的需求日益迫切。由此可見,在我國大力推進紡織服裝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背景下,我國數控裁剪機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再加之國產數控裁剪機生產企業的崛起,打破了國外品牌的壟斷,不斷降低購買數控裁剪機及相關服務的價格門檻,使得數控裁剪機在我國步入了加速普及期,由原先高不可攀的“貴族”設備逐漸成為中小型企業的日常生產裝備。根據全國縫制設備工業信息中心預測,“十二五”期間,隨著下游服裝、箱包等行業規模企業的制造信息化、數字化進程的快速推進,預計數控裁剪機的銷量將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自動鋪布機的銷量將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按照40%的普及率保守估算,未來數控裁剪機在國內服裝行業的潛在市場容量規模約為5萬臺,自動鋪布機在國內服裝行業的潛在市場容量規模至少為10萬臺;此外還有箱包鞋帽、汽車內飾、家具、特種材料等細分市場,以及龐大的海外市場,潛在市場規模巨大。作為我國數控裁剪設備行業的龍頭企業,和鷹無疑正在奔跑在擁抱金燦燦未來的路上!
推進戰略布局 志存高遠
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由于我國數控裁剪機市場競爭激烈,外企長期積累的技術優勢難以突破,越來越多的國內數控裁剪機企業出現,以期分得一杯羹,和鷹如果在研發上出現懈怠,只能被其他競爭對手超越。所以必須未雨綢繆!而在尹智勇心中,一盤大棋俱以落子,那個在未來可能讓競爭對手難以逾越的優勢正在形成。簡單講,就是通過“一縱兩橫”戰略,打通縫前和縫后環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縫制設備數字化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其中頗具亮點的就是3D快速制衣系統、智能倉儲和智能吊掛。
2009 年,和鷹為下游服裝行業研發了用于行業客戶高端職業裝定制和個人消費者高端服裝定制的3D 快速成衣系統(3D CAT/CAD/CAM 服裝快速生產系統)。系統由3D 掃描系統、CAD系統、數控裁剪系統組成,通過3D 掃描儀自動獲取人體數據并轉換為成衣尺寸,智能化生成定制樣板,自動裁剪,實現了從“人體-尺寸-樣板-排版-裁剪”的無縫連接,全程操作的自動化。該系統解決了多系統一體化對接、樣板輪廓曲線擬合及平順的技術難題,并創新了服裝樣板的變形設計方法等。該系統于2010 年11月順利通過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組織的專家鑒定,并于2011年10月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不僅如此,它有望針對原有大規模定制模式產生革命性變革,以此形成“多米諾效應”,對未來的時尚產業產生巨大影響!
智能倉儲則是一種適用于服裝企業的立體倉儲管理系統。員工可通過電腦監控系統能準確查找衣服所在倉位,并通過該系統將所需服裝運送到指定包裝位。可以實現跨樓層運輸,減少搬運,靈活的岔道設計能夠滿足不同的生產工藝要求,并輕易實現緩存、返修及優先生產等要求,使整個生產流程有條不紊。不僅降低了工作強度,而且有效改善了工作環境、節省了工作時間。
而智能吊掛(系統)是把生產一件衣服需要的所有裁片,掛在一個有數據分工的衣架上,使該衣架在電腦的控制下,依次經過縫制的每道工序,一件衣服完成生產。這樣同一工序站可同時生產多種款式,實現網絡安排生產工序,可把服裝輸送到不同的樓層。不僅自動平衡生產流程,而且還能提供線上及時的品質報告。
[--page--]
也許這就是紡織服裝行業的未來吧!
在未來,隨著技術實力的進一步提升,以及銷售、售后網絡的逐漸完善,預計未來幾年企業仍將維持高速增長態勢。和鷹將立足于數控裁剪機、自動鋪布機、3D快速成衣系統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通過持續的工藝改進、技術創新,不斷提高產品品質,豐富產品結構,促進服裝、箱包、鞋帽、家具、汽車內飾、航空航天、包裝材料等相關下游行業的產業升級,同時還將通過不斷健全和完善覆蓋全球的營銷服務網絡系統,持續提升對客戶服務的質量,不斷強化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把和鷹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縫制設備數字化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