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公司將參加2010年6月22日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
- [新聞]-->公司圓滿結束了十四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會之行
- [新聞]-->金融風暴橫掃全球 中國紡織業雪上加霜
- [產品]-->LX-3吸毛機
- [產品]-->LS-2300節能高效洗毛機
- [產品]-->KSM-2200型針梭織平幅燒毛機
產品推薦
產品分類
聯系方式
- 聯系人:鄒先生
- 郵 箱:fshonsun@163.com
- 地 址:佛山市南海區西樵科技工業園創業路1號
- 手 機:13539303328
- 電 話:0757-81258366
- 傳 真:81258365
- 網 址:http://www.honsun-machine.com
專家論金融風暴對紡織行業的影響
發布時間:2008-11-03
據新華社消息: 在勞動成本、原料價格、用電價格上漲后,很多中國公司因為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他們仍然能得到訂單和利潤。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兼CEO馬云最近在廣東做市場調研時發現,在危機面前中國企業開始成功轉型。
廣東出口之所以有彈性,原因之一是該省出口企業的多樣化和影響力。一個能夠為任何市場生產任何產品的省份,具備非常好的避險優勢。持續強勁的家用電子產品和高科技產品需求,抵消了服裝行業疲軟的影響。
——英國《金融時報》的湯姆&S226;米切爾(Tom Mitchell)認為產業的多元化可以有效地應對服裝行業出口疲軟帶來的壓力。
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以及美林被收購的最直接后果是,金融機構會收緊銀根,放貸將格外“小心翼翼”,銀行間的拆借會更加困難,抵押貸款利率將因此上升。
——《全球發展金融報告》主要作者、世界銀行國際金融主管曼索爾&S226;戴拉米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分析了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對金融業影響。
中國最近物價上漲是事實,通貨膨脹的壓力在繼續增加也不假,中國出口商品因此可能會漲價,從而使進口中國商品的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進口商品價格跟著漲價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事。但是,就此說中國出口通貨膨脹,不僅毫無根據,而且有顛倒黑白之嫌。中國目前的通貨膨脹壓力為典型的輸入型,中國不僅不是通貨膨脹對外輸出的源頭,而恰恰是美國輸出通貨膨脹的受害者。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認為,中國絕對不是通貨膨脹對外輸出源頭。
當西方面臨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個人反倒更希望大家關注中國金融改革的問題,我們有一些路必須走,我們必須朝著市場化走下去,才能建立全球性的競爭力。
——經濟學教授樊綱表示,我們應加快改革的步伐,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來說機會大于困難。
美國金融部門的動蕩最終必然會在實質經濟部門加劇信貸緊縮,全球性金融機構的動蕩會直接沖擊多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和實質經濟部門,包括當地的紡織工業。中國紡織業要擴大內需,除了產品對路之外,還需要增加國民收入,以及降低房價,使得被住房支出吞噬過多的居民購買力能夠多轉移一些到消費品上。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認為中國的紡織工業應對美國金融危機的沖擊應當依靠擴大內需,增加國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
美國金融危機擴散對我國紡織業主要有兩方面影響:一是美國占全球市場的比重萎縮,二是造成全球市場的萎縮。
——東方艾格分析師馬文峰認為美國金融危機擴散影響到德國、英國等拉動歐盟經濟發展的國家,相繼出現經濟萎縮狀況,消費需求隨之明顯下降,中國紡織服裝出口面對的將是全球市場的萎縮。
目前,美國主要紡織團體已經提出了包括反補貼調查、反傾銷調查、針對具體產品的保障措施等多種方案。此外,美國大選結果將在一定程度上主導未來紡織品貿易政策的走向,一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上臺,紡織品將有可能再次成為美國政府對中國貿易政策作出嚴厲姿態的犧牲品;而如果共和黨候選人獲勝,美國紡織業界大范圍設限的企圖將可能面臨更多困難。
一位行業資深編輯認為,在美國經濟危機的影響下,貿易保護主義有可能卷土重來。
不幸的是,如果只從表面上看,新興市場國家可能會吸取到錯誤的教訓。說它不幸,是因為真正應該從這次危機中吸取的教訓恰恰是:放棄某些自由市場原則可能在實際上導致了美國目前的困局。而且,這些國家要想保持高增長率,讓更多民眾參與到發展進程中并從中獲益,那么金融發展最終只能是必須。
——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Eswar Prasad認為應該從美國的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
全球經濟目前處于一個非常困難的節點,但出現全球衰退的可能性不大。許多市場仍在增長,只是增速有所放緩而已,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發展將推動增長。
——普華永道全球首席執行官迪帕扎認為金融風暴將推動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發展。
中國經濟、更廣泛的說是亞太地區經濟,將找到渡過這場金融危機的辦法。這些經濟體會出現經濟減速而不會出現衰退,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令人驚嘆的增長速度。中國將繼續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繼續擴大出口,這將對中國經濟增長提供支撐。同時我們希望,中國能夠建立一個更大的消費群體,實現經濟增長多元化。
——德勤全球首席執行官奎勵杰認為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只是增速而不會出現衰退,中國要實現經濟增長多元化來更好地應對危機。
中國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企業家都應該去了解國際局勢和趨勢的變化,然后改變政策和策略。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認為中國企業家要解決的大問題是宏觀戰略眼光要跟上國際形勢。
不斷上漲的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政府越來越嚴格的監管以及人民幣升值大大壓縮了中國低成本制造商的利潤空間,以及該國的似乎無法停止的出口機器。
——美國《時代》周刊記者邁克爾&S226;舒曼在一篇題為“中國能有競爭力嗎?”的報道中分析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