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東岸首次參展,收獲頗多
- [新聞]-->國際紡機盛會傳遞復蘇信心
- [新聞]-->徐文英:中國棉紡織工業發展現狀及展望
- [產品]-->捻線機配件
- [產品]-->清花機配件
- [產品]-->細紗機配件
產品推薦
產品分類
聯系方式
- 聯系人:東岸紡配
- 郵 箱:yanbangxiang@163.com
- 地 址:浙江省溫嶺市新河機械工業區
- 電 話:0576-86198619
- 傳 真:0576-86198989
- 網 址:http://www.dafp.com.cn
新疆棉紡織業待破瓶頸及發展前景分析
發布時間:2010-02-26
新年伊始,坐落于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疆天盛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興奮地告訴記者,到今年4月,公司紡錠規模可以達到100萬錠,產業鏈將從生產棉紗延伸到毛巾、服裝等,成為名副其實的西北紡織企業龍頭。
與天盛公司一樣有著火熱生產形勢的兵團紡織企業還有很多,他們大多分布在北疆的石河子和南疆的阿拉爾,這兩個城市已成為兵團重要的紡織基地。
來自兵團發改委的統計數字顯示,兵團“十一五”前4年新增加的紡錠比“十五”末的總和還翻了一番,截至2009年年底,兵團紡錠規模已達225萬錠,占新疆棉紡能力的40%以上。
優勢無可替代瓶頸正在突破
逐漸發展壯大的棉花產業已經成為兵團經濟的支柱產業,兵團發展棉紡織業的資源優勢明顯。
但是原料大區不等于工業強區。2009年,兵團棉花總產已達到112萬噸,占全國棉花產量的六分之一,可是,用于深加工的棉花量不到總量的20%,80%是出售原棉。發展棉紡企業、延長棉花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是兵團各級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2009年的最后一天,記者走進具有40多年歷史的新疆芳婷針紡織有限公司,只見車間里機器轟鳴,紡紗、織布、印染、縫紉等生產線上的工人非常繁忙。公司總經理汝建華告訴記者,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10年4月,棉花的儲備可以加工到2010年7月。
我們能從芳婷公司身上看到兵團早期創辦的一批國有棉紡織企業的影子。且不說它現在效益如何,單就在市場沖擊下能生存下來而言就是個奇跡。汝建華對記者說:“困擾和限制企業發展的最大因素是遠離產業聚集區。”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發展,內地沿海地區的紡織業已經相當成熟,產業集中度非常高,紡紗、織布、印染、制衣等生產線分工非常細,各種輔料生產也是分工明細。一件服裝從紡紗、織布、選料到成衣,由多個企業協作完成,而非一家獨立制作。芳婷公司最苦惱的就是,公司紡紗、織布、印染、針織等程序都得有,缺一道程序就沒法做成成衣,而在內地就不存在這種情況。
“我們有原棉優勢,隨著中亞市場的擴大,隨著國際高技術產業逐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東部沿海地區將附加值相對較低的棉紡織業向中西部轉移已是大勢所趨,只要兵團抓住機遇,從各方面做好承接產業轉移的準備,棉紡織產業的大發展將指日可待。”兵團工業局一位領導的話道出了兵團發展紡織業的前景。
形成產業聚集區,必須依靠優惠的政策和良好的產業發展條件,強力吸引內地紡織業大企業大集團來兵團投資建廠。早在2002年12月召開的兵團黨委五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就明確提出,要把石河子和阿拉爾建成全國最大的紡織城,多年來兵團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著,也符合了國家的產業政策。
機遇前所未有挑戰催人奮進
2009年是紡織企業飽受金融危機危害的一年,同樣也是紡織業發展機遇最多的一年。這一年,國家出臺了《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提出鼓勵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建設紡織服裝加工基地,形成東中西部優勢互補的區域布局,加強內地與新疆的合作,建設優質棉紗、棉布和棉紡織品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