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東岸首次參展,收獲頗多
- [新聞]-->國際紡機盛會傳遞復蘇信心
- [新聞]-->徐文英:中國棉紡織工業發展現狀及展望
- [產品]-->捻線機配件
- [產品]-->清花機配件
- [產品]-->細紗機配件
產品推薦
產品分類
聯系方式
- 聯系人:東岸紡配
- 郵 箱:yanbangxiang@163.com
- 地 址:浙江省溫嶺市新河機械工業區
- 電 話:0576-86198619
- 傳 真:0576-86198989
- 網 址:http://www.dafp.com.cn
紡織運行企穩向好 棉價高懸負面影響初顯
發布時間:2010-02-03
一、2008年基本面情況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的2008年紡織業經濟運行十分艱難,投資、出口增速大幅下降,生產萎縮,效益嚴重下滑。2008年紡織、服裝、化纖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僅增長1.3%、19%、3.2%,增速較2007年下降19.6、17、28.6個百分點;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僅增長8.2%,增速較2007年回落10.7個百分點;紗、布、化纖產量同比增長8.1%、5.3%、2.3%,增速較2007年回落8.5、6.8、15.7個百分點;全年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8%,其中下半年下降7.8%,利潤總額為多年來首次負增長;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近1倍達99.9%。
在此背景下紡織原料一跌再跌。國內棉價由13500元左右一路下滑至10400元左右,跌幅23%以上;籽棉收購價由2.9元下跌至2.3元;紐約期棉由73美分下跌至40美分,跌幅達45%;滌短由年初的11300元下跌至7000元,跌幅38%;粘短由年初的21800元下跌至11600元,跌幅46.6%等。跌幅之大、價格水平之低,均創歷年水平。
二、2009年基本運行情況
延承2008年局勢,2009年紡織業經濟運行呈上半年回升乏力,下半年開始企穩向好,化纖業尤為明顯。
1.固定資產投資上半年微幅增長,下半年明顯加速。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09年上半年全國紡織業固定資產投資1346.49億元,同比微增6.6%;下半年1582.24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比上半年高6個百分點,下半年環比上半年增長17.5%。2009年全紡織業固定資產投資約2928.73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比2008年高出3.1個百分點,但是遠低于全國平均增速32.1%的22.3個百分點。化纖業固定資產投資明顯下降,2009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1.1%,下半年下降16.9%,全年同比下降14.3%,比2008年增速下降17.5個百分點(2008年同比07年微增3.2%)。
2.出口降幅逐步縮小,紡織品出口好于服裝。受金融危機影響,出口市場重挫,2008年上半年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11.1%,下半年縮小至6.02%,全年僅增長8.2%的情況下,2009年出口基本呈負增長態勢,下半年負增率略縮小。2009年上半年紡織品服裝出口728.54億美元,同比負增長10.8%,下半年942.17億美元,同比負增長9%,負增率較上半年縮小1.8個點,下半年環比上半年增長29.3%。其中上半年紡織品出口269.6億美元,同比下降15%,下半年942.17億美元,同比下降1.9%,增速較上半年縮小13.1個百分點,下半年比上半年環比增長22.5%。2009年全年紡織品出口599.92億美元,同比下降8.3%。2009年上半年服裝出口458.94億美元,同比下降8.2%,下半年出口611.85億美元,同比下降12.4%,降幅擴大4.2個百分點,下半年環比上半年增長33.3%。2009年全年服裝出口1070.8億美元,同比下降10.6%。
從主要出口市場看,對美國出口增速加快,對歐盟、香港出口降幅略收窄,對日本出口由增轉負。2009年對美國出口264.09億美元,同比增長4.1%,增速由上半年的2%提高到下半的5.7%,提高3.7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360.97億美元,同比下降7.2%,降幅由上半年的-8.6%縮小至下半年的-6.1%,收窄2.5個點;對香港出口139.44億美元,同比下降12.8%,降幅由上半年的-15.8%縮小至下半年的10.1%,降幅收窄5.7個分點;對日本出口213.45億美元,同比微增0.1%,增速由上半年增長2%轉為下半年負增長1.4%。
3.生產穩步增長,下半年明顯加速。2009年1-11月全國紡織業完成產值34268.04元,同比增長9.7%,其中上半年增長5.2%,下半年增長12.9%,增速提高7.7個點;2009年全年產紗2405.62萬噸,同比增長12.7%,其中上半年增長9.4%,下半年增長15.6%。受紡織品出口企穩向好轉化,自5月開始紗線產量持續突破200萬噸,并連創新高。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2月全國產紗235.54萬噸,為歷史單月最高水平,同比增長26.6%,環比增長6.4%;2009年產布567.44億米,同比增長5.3%,其中上半年增長0.2%,下半年增長10%;2009年產化纖2726.06萬噸,同比增長14.3%,其中上半年增長10.6%,下半年增長17.9%,增速提高7.3個百分點。
4.效益大幅提升,虧損額大幅下降。2009年全國紡織業實現利潤1331.49億元,同比增長25.4%,這是自2008年下半年負增長7.8%、2009年上半年負增長0.1%的恢復性增長,其中2009年下半年同比增長43%。2009年虧損企業虧損額159.65億元,同比下降23.8%,這是自2008年上半年增加42.6%、下半年增加1.9倍、2009年上半年同比增加18%的情況下,下半年大幅下降58.5%。由于利潤大幅提升,虧損額大幅下降,虧損企業虧損面由上年的20.4%下降到2009年的17.7%。
化纖業變化較大。2008年9月后化纖業全行業大額虧損。2008年9-11月化纖業大額虧損8.94億元,其中粘膠業扭虧微盈0.95億元,合成纖維業虧損9.09億。2009年大幅逆轉,1-11月化纖業實現利潤113.91億元,同比增長1.87倍,其中粘膠業32.54億元,同比增長6.5倍,合成纖維業70.76億元,同比增長1.35倍。粘膠業毛利17.2%,為全紡織業毛利水平最高行業之一,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
三、棉價爆漲后高企,滌短、粘短伴漲,紡織后期效益堪憂
為穩定棉市,扭轉棉價持續下滑局面,2009年度國家加大棉花收儲力度,棉價從底部緩慢回升到正常水平,即由10400元緩慢提升至13100元左右。隨著紡企生產逐步恢復,需求增加,現貨市場無棉可供,為滿足紡企生產需求,國家又大規模拋售儲備棉,在競拍過程中,引領國內棉價提升至13500-14000元左右。從當時紡織業運行情況看,雖然棉價變動幅度較大,但是必定前期棉價過低,因此這一棉價紡企均能夠接受。
進入新花年度后,尤其是10-11月炒作棉花欠產、供需缺口,“炒房團”變為“炒棉團”、“炒紗團”,棉價直線爆漲。僅10-11月兩月棉價由13100元猛漲至14800元以上,飚漲1700元左右,漲幅達13%以上。在此期間,電子撮合由13650元上升至15900元,鄭棉期貨由13770元上漲至16000元以上,漲幅均超過16%;籽棉收購價由2.9元迅速提升至3.6元以上,皮棉收購成本上升至14400-14600元左右;紐約期棉由62美分上升至75美分,漲幅24%。與此同時,滌短由8250元上升至10100元,漲幅22%;粘短由11600元上漲至18850元,漲幅62%左右。
原料價格大幅上揚,棉紡企業被迫兩次調漲紗價,加上當時經銷商囤紗,“炒紗團”搶購,棉紡企業產銷兩旺。然而在此背后,織布業坯布難漲,成本倒掛,加上停限電及其他如運輸成本、水電提價等因素,織布企業停關機較嚴重,進而再度影響紗線銷售,紡紗企業開始感到棉價高懸的壓力,采棉能力和信心下降。盡管12月后棉價運行相對平穩,但是高企的棉價始終是紡企頭頂上的大山。
據本網從各地企業中了解到,棉紡企業效益并不象統計局統計的紡織業效益大幅逆轉。據企業普遍反映,他們的主營利潤并未明顯增長,好點的打平,有的甚至虧損。企業之所以有點利潤,一是來自于前期的低價棉帶來一定效益;二是來自營業外的收益,如稅后補貼、項目獎勵、股市收益等。談到棉價上漲后效益情況,絕大部分企業認為目前棉價難以承受,尤其是后序企業不愿賣單。
四、后期棉價將可能適度下行
從各方面情況分析看,后期棉價走勢將可能適度下行:
一是如前所述紡企承受能力有限,加上新增的鐵路貨運價,水、電價上調,紡企成本壓力加大;
二是國際市場未真正復蘇,主要出口市場不穩定,加上美元指數大幅回升,匯率風險加大;
三是2008-09年刺激經濟增長政策措施在2季度后有可能逐步退出;
四是自11月開始紡企擇機擴大棉花進口。12月我國棉花進口21.7萬噸,較11月大幅增長92%,較去年同期增長28.7%。11月來中國進口美棉速度也明顯加快,截止至1月21日的11周里中國簽約美陸地棉31.19萬噸,同比增長143%,占美棉出口簽約總量的43.7%。
五是國際棉花預測機構USDA與ICAC等一致認為2010年全球棉花面積與總產將實現雙增,幅度明顯;
六是需要審慎考慮供需缺口量問題。據筆者多年從事行業統計和供需平穩經驗看,統計局每年紗產量虛高,不能作計算棉花消耗的依據,只能作趨勢分析。據測算,國際棉花預測機構USDA與ICAC是將我國紗產量打8-9折預測我國棉花消費量。上述兩個組織1月預測2009/10年度我國棉花消費量分別979.8萬噸和927萬噸,照此推算本年度我國棉花供需缺口約200-250萬噸左右。
七是進入2010年1月后紐約期棉、電子撮合、鄭棉期貨開始連續報出由牛市轉熊市的大陰線。1月紐約期棉由76美分一路下跌至68美分,下跌800點,跌幅10.5%;電子撮合和鄭棉期貨各合約均價由15900元和16900元下跌至15500元,跌幅2.5%和8.3%。而且熊市仍然在延續,現貨市場被迫也步入小步下行通道。
綜上所述,后期國內棉價將震蕩走低,3級棉有可能回到14500元一線,能夠在7-8月回至13500元將是最理想價位。
(東岸公司信息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