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宏華紡織數碼噴印機VAGE-3000系列
- [新聞]-->高速紡織數碼噴印機VEGA-6000系列
- [新聞]-->宏華數碼:打破外企壟斷的民族企業
- [產品]-->橢圓/八爪魚/高速T恤數碼印花機
- [視頻]-->訪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助理 鄭靖
- [視頻]-->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視頻]-->訪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區經理 謝治彬
產品推薦
產品分類
聯系方式
- 聯系人:鄭小姐
- 郵 箱:honghua@atexco.cn
- 地 址:杭州濱江區濱盛路3911號
- 電 話:400-658-6678
- 傳 真:0571-88852900
- 網 址:http://www.hzhh.cn
主動適應新形勢 促進紡織企業走出去
發布時間:2014-01-22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可以看出,優化產業區域布局,促進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讓企業走出去,是一個必然趨勢。這對于紡織行業而言亦如此。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國成為了國際上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不過在這成績的背后,產能過剩、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等深層次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制約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走出去”不僅能夠釋放過剩的產能,還可以通過全球的資源配置,降低綜合成本,規避貿易壁壘,加速品牌國際化,從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1世紀以來,我國紡織工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從2000年到2012年,纖維加工總量占全球比重從25%提高到約55%,出口貿易額占全球比重從15%提高到36%左右,我國作為世界紡織大國的地位得到鞏固和提升。與此同時,隨著建設紡織強國任務的逐步推進,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全球的資源優化配置和產業布局,成為紡織行業科技創新、品牌建設、可持續發展和人才素質提升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紡織行業面臨的內外發展形勢不斷發生變化,企業“走出去”的實踐日漸增多,“走出去”的動力不斷增強.據了解,當前紡織行業對外進行投資的行業涵蓋棉紡、針織、毛紡、化纖、服裝、家紡、紡織機械等多個行業,去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相對較多,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是國內企業投資地點所在。我國紡織企業對外投資的生產能力以棉紡和服裝加工為主,主要是利用東南亞地區棉價及勞動力成本優勢,有效緩沖國內制造成本壓力,鞏固國際市場份額。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投資棉花、溶解漿等原料基地,解決國內紡織原料資源緊缺問題。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投資成熟品牌、分銷渠道、研發中心以及收購高端制造企業,為國內企業加強創新發展提供更有效的高端資源。企業海外投資與國內產業資源互補,合理布局,提高發展效率與市場競爭力。
通過杭州宏華數碼對紡織服裝客戶的數據統計,對從目前來看,紡織服裝企業“走出去”主要有四種方式。
一是到境外開辦工廠。這主要是由于近年來中國國內紡織服裝業的原材料、人力等要素成本的剛性上漲,再加上人民幣匯率的走高,一些紡織服裝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而選擇到境外開辦工廠。比如,天虹紡織集團先后在越南、土耳其、烏拉圭等地投資建廠,截至今年5月,該集團在越南已投資76萬紗錠,9個分廠。
二是通過境外融資上市。《中國服裝家紡自主品牌發展報告》指出,新加坡是紡織服裝行業第一看重的市場,其次是美國和中國香港。比如,福聯面料、鱷萊特、中國鴻星等都在新加坡上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超過20家國內紡織服裝企業在新加坡上市。
三是進行跨國性的品牌并購。自國際性的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衰退,發達國家的一些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其公司資產縮水,這成為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的并購對象。近年來,不斷有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并購歐美企業消息傳來。比如,今年,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花費4000萬收購英國Greenwoods Menswear 96%股本,后者擁有英國Greenwoods及1860男士服裝品牌。
四是構建跨國營銷網絡。“2010—2011中國服裝家紡自主品牌調查”顯示,2011年,31.6%的樣本企業設有國外市場銷售網點,平均布局10個國家;31.4%的企業布局國家數在10個以上。國內服裝自主品牌“走出去”的典型代表就是愛慕,目前,該品牌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開設的門店已經超過了10家,據北京愛慕內衣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榮明介紹,新加坡等地的店面近年來銷售額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遞增,勢頭喜人。
雖然“走出去”能夠幫助行業企業尋求更優資源配置,可以建立更高效的跨國供應鏈,近年來紡織行業“走出去”的實例也在增加,但是有業內人士提醒,由于受他國的政治、經濟、法律、勞動力素質等方面的一些限制,目前我國卻并不具備大規模優化跨國資源配置的環境。目前,能夠“走出去”的企業仍然是國內一部分實力強大的企業。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國成為了國際上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不過在這成績的背后,產能過剩、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等深層次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制約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走出去”不僅能夠釋放過剩的產能,還可以通過全球的資源配置,降低綜合成本,規避貿易壁壘,加速品牌國際化,從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1世紀以來,我國紡織工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從2000年到2012年,纖維加工總量占全球比重從25%提高到約55%,出口貿易額占全球比重從15%提高到36%左右,我國作為世界紡織大國的地位得到鞏固和提升。與此同時,隨著建設紡織強國任務的逐步推進,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全球的資源優化配置和產業布局,成為紡織行業科技創新、品牌建設、可持續發展和人才素質提升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紡織行業面臨的內外發展形勢不斷發生變化,企業“走出去”的實踐日漸增多,“走出去”的動力不斷增強.據了解,當前紡織行業對外進行投資的行業涵蓋棉紡、針織、毛紡、化纖、服裝、家紡、紡織機械等多個行業,去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相對較多,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是國內企業投資地點所在。我國紡織企業對外投資的生產能力以棉紡和服裝加工為主,主要是利用東南亞地區棉價及勞動力成本優勢,有效緩沖國內制造成本壓力,鞏固國際市場份額。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投資棉花、溶解漿等原料基地,解決國內紡織原料資源緊缺問題。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投資成熟品牌、分銷渠道、研發中心以及收購高端制造企業,為國內企業加強創新發展提供更有效的高端資源。企業海外投資與國內產業資源互補,合理布局,提高發展效率與市場競爭力。
通過杭州宏華數碼對紡織服裝客戶的數據統計,對從目前來看,紡織服裝企業“走出去”主要有四種方式。
一是到境外開辦工廠。這主要是由于近年來中國國內紡織服裝業的原材料、人力等要素成本的剛性上漲,再加上人民幣匯率的走高,一些紡織服裝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而選擇到境外開辦工廠。比如,天虹紡織集團先后在越南、土耳其、烏拉圭等地投資建廠,截至今年5月,該集團在越南已投資76萬紗錠,9個分廠。
二是通過境外融資上市。《中國服裝家紡自主品牌發展報告》指出,新加坡是紡織服裝行業第一看重的市場,其次是美國和中國香港。比如,福聯面料、鱷萊特、中國鴻星等都在新加坡上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超過20家國內紡織服裝企業在新加坡上市。
三是進行跨國性的品牌并購。自國際性的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衰退,發達國家的一些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其公司資產縮水,這成為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的并購對象。近年來,不斷有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并購歐美企業消息傳來。比如,今年,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花費4000萬收購英國Greenwoods Menswear 96%股本,后者擁有英國Greenwoods及1860男士服裝品牌。
四是構建跨國營銷網絡。“2010—2011中國服裝家紡自主品牌調查”顯示,2011年,31.6%的樣本企業設有國外市場銷售網點,平均布局10個國家;31.4%的企業布局國家數在10個以上。國內服裝自主品牌“走出去”的典型代表就是愛慕,目前,該品牌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開設的門店已經超過了10家,據北京愛慕內衣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榮明介紹,新加坡等地的店面近年來銷售額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遞增,勢頭喜人。
雖然“走出去”能夠幫助行業企業尋求更優資源配置,可以建立更高效的跨國供應鏈,近年來紡織行業“走出去”的實例也在增加,但是有業內人士提醒,由于受他國的政治、經濟、法律、勞動力素質等方面的一些限制,目前我國卻并不具備大規模優化跨國資源配置的環境。目前,能夠“走出去”的企業仍然是國內一部分實力強大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