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采訪大渝機械(廈門)有限公司實錄
- [新聞]-->訪大渝機械(廈門)有限公司邵富宣總經理
- [新聞]-->大渝機械參加2012ITMA紡機展
- [產品]-->單面4跑道剖布式針織機(3口組)TY-S-OW
- [產品]-->單雙面電子提花針筒
- [產品]-->單/雙面針筒
- [視頻]-->訪大渝機械(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邵宣富
- [視頻]-->大渝機械(廈門)有限公司 王炳輝 業務經理
- [視頻]-->大渝機械(廈門)有限公司
產品推薦
產品分類
聯系方式
- 聯系人:邵宣富 鄭小姐
- 郵 箱:info@ta-yu.com
- 地 址:中國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灌口鎮大道501號
- 手 機:13906054151
- 電 話:0592-6385771
- 傳 真:0592-6388317
- 網 址:http://www.ta-yu.com
訪大渝機械(廈門)有限公司邵富宣總經理
發布時間:2012-07-06
大渝機械是中國最大的針織制造商之一,生產基地坐落于中國廈門市經濟特區,廠房面積超過15000平方米,年產量在2006年起歷史性達800多臺。今天,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已有20000多臺大渝針織機耕不停運轉。
在2012年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的新聞中心,大渝機械總經理邵富宣先生接受中國紡機網TTMN.COM記者的采訪。
TTMN記者采訪邵總
記者:大家好,我是中國紡機網記者紡友。我現在的位置是ITMA展會現場高端訪談演播室。今天有幸采訪到臺灣大渝機械的邵總,邵總您好!很高興您今天接受我們的采訪。今天我們想跟您聊一聊大渝機械的現狀及在針織大圓機方面的市場狀態。首先我想問一下大渝機械在臺灣誕生于哪一年?
邵總:誕生于1978年,我們已經有30年的歷史。大渝機械最早是從面料生產商開始的,大約在20年前我們開始進入機械制造的領域。同時在中國發展得也非常好,謝謝中國這個平臺,讓我們在中國有機會讓自己的公司成立了一個品牌。目前在中國品牌知名度上,我相信還是屬于前幾位的。大家需要購買設備的時候都會考慮到我們。
記者:大渝機械在大陸的產地現在主要在廈門。請問在廈門的生產能力和目前生產狀態如何?
邵總:我們在廈門每年可以生產400-500臺。我們實際的生產能力大概是一天兩臺的實力,可是我們的客戶也有一定的篩選。面臨這樣大的競爭環境,我們如何維持同樣的水準、同樣的品質、同樣的售后服務等的同時,我們的產量還是必須要提高的。因為現在人力成本、原料成本、稅收成本各方面都提高了很多。所以我們現在也在管理上面想辦法,去讓公司更有效益。
記者:邵總剛才提到各種成本在上升,我想針織機械的下游企業,大圓機的下游企業針織廠等,估計從2001年以來也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壓力。包括紡織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他們的個性需求化增加了,而且現在勞動力成本上漲,這樣的話,邵總認為大渝如何適應成本上升這種市場?
邵總:現在各方面的成本上升,其實也影響到我們機械設計的一些理念有所改變。我們在機器設計上面必須朝向的目標是,在固定成本上升的同時我們能夠讓設備更有效益。打個比方,一臺機器可能有兩臺機器的生產效益。在機器設計上面可能朝更多的路數上去設計,專業說法是在路數上面讓產量有所提高。整個卷裝系統也是按客戶要求是大卷裝的。原來可能卷100多公斤,現在要求卷二三百公斤。經過我們計算,大約可以提高10%的效益。所以說目前客戶已經開始有很多這樣的需求,包括中國和國外市場上客戶都有這樣的想法。
記者:現在客戶對機器要求越來越高,我想問下邵總,我們的研發能力在未來怎么滿足大圓機的這種發展呢?談談研發的狀況。
邵總:當然我們也跟一些學校的老師合作,進行了解。主要是我們本身的團隊也有多年的經驗。其實高路數設計這個概念原本國外就有,可是國外高路數設計的概念必須適應中國市場。我們這些臺灣背景的廠商的優勢就在于,我們如何把這些國外原本已經有的東西轉向提供適合中國的產品。這是我們臺灣公司的實力。也因為我們有一些多年的工程師,包括我們的董事長本身也是有強大的技術實力的。在這幾方面的綜合考慮之下,我們達到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
記者:我們在廈門的工廠是怎樣開源節流,我們自身生產的成本也很高,怎樣才能降低成本而且保住市場?在現在的市場,您認為在中國大圓機市場的占有率是多少呢?
邵總:我們的市場占有率并不高。說實話,我們沒有正式統計過。我們主要都是鎖定在中高端客戶。
怎么樣節省成本這一塊?我們的客戶在想這個問題,同樣的我們機器供應商也在想這樣的問題。目前我們公司的策略是在管理上能否執行標準化,這一點是我們要面對的。在整個后面的支援團隊上,如何讓他電算化,讓電腦系統使管理上更有效率。同時我們也在采購一些高度自動化的設備和加工設備來取代了一些人工。這就使我們的員工從以前可能只是熟練工,現在就要求他是復合型的了,各種工作他都要能做。現在中國員工的收入也要慢慢提高,這是一定的。員工也慢慢也有了這樣的意識,不再像以前一樣只要會一樣技能就好了,現在可能會要兩樣三樣。從這些方面來操作,我相信降低成本也不是這么難。
記者:這說明邵總對人員培訓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我們談談人員方面。臺灣很多企業在大陸發展時,很多高管都是從臺灣帶過來的,大渝到大陸有20多年的發展,在管理層方面有沒有吸入本土的人才呢?
邵總:當然。我們大約在五年前就已經導入很多中國人才。其實我們這個行業蠻專業的,很多管理層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產品知識。我們要培養這樣的人才需要很多的時間,大概在四五年前我們已經慢慢讓一些中國的管理層由中層的干部往高層去提升。臺灣來的技術團隊很多是參與決策。
我覺得我們中國化的程度非常高,我們也很能適應中國這個市場。只是市場是非常多變的,也相對的考驗著我們企業的應對能力。這是我的想法。我相信公司未來十幾二十年是會一直做下去的。同時我們也要對得起我們的員工和客戶,他們很希望我們的品牌能越做越好。目前在市場不穩定的狀況下,我們也會積極的擴張海外市場。我們在中國的市場算是做的很好了,在國外市場我們也要更努力,增加出口,讓這兩方面能夠達到平衡。我相信這個品牌還是會做得很好的。
記者:講到出口,我想請問邵總目前海外市場在我們的銷售當中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呢?
邵總:出口目前大概只占到30%。理論上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一半一半的。
記者:邵總剛才給我們介紹了整個大圓機出口市場的情況。請您預測一下,未來大圓機的發展趨勢。還有,您剛才講對中國市場很有信心,將來在中國針織市場您有怎樣的預測呢?
邵總: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總結一下:
在產品方面,針織機的終端產品就是面料。面料產品的趨勢,目前中間地帶參數的面料已經基本飽和。更多的客戶想要朝向加工費更高的產品去進行面料的開發。以前中國在面料開發上的實力其實相對國外稍微薄弱一點,現在客戶不斷在加強技術含量的部分,朝向更粗針距、更細針距的兩個方向去走。這是未來的趨勢。針織面料用在工業上,運用在其他用途上也不再去費腦筋。去怎樣突破這個局限性,這是在產品上的一個方向。
在市場上面,我覺得大陸已經呈現一種飽和狀態,可是在中國中部和西部還是有比較多的機會,讓我們這些沿海的機器制造商再創造另一個高峰。
記者:也就是說邵總想把銷售盡量往中國中西部市場轉移。 我想請問一下,在銷售策略方面有兩種,一種是打價格戰,一種是在技術領域搶先一步,請問邵總未來的優勢是體現在價格方面還是技術方面?
邵總:我覺得現在的中國市場其實是非常考驗我們這些制造商的。其實這兩個東西是必須要同步考慮的。我相信未來的客戶也是非常聰明的,也是智慧型的客戶,他們既要技術又要價格的優勢,其實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考驗。以前可能可以各自走在各自的領域中,那么現在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要考慮怎樣把最好的東西用最便宜的價格給我們的客戶,這是勢必的。
記者:本次展會邵總帶來哪些機型,有哪些新產品,請給我們的觀眾介紹一下。
邵總:我們帶來的一個是細針距的產品。我們在雙面機器上面已經可以做到50針,單面機器可以做到60針,其實在兩三年前就已經達到這樣的水準了。在供應上的改進在這一兩年更有提升。這是在兩年前我們就已經具備的技術。
同時,我們也帶了一臺條線加提花的設備。在目前這個展會中我們也看到很多人帶來電腦設備。可是在雙面系列上面,條線帶提花,我們公司是唯一的一家,這也代表我們公司在雙面機在這個技術上面是占領先地位的。我相信這個機器是未來的潮流,當然它屬于比較高端的市場,高度自動化的設備以后會是一種趨勢。所以我們每一年也會投入一定的預算在自動化設備上面,這肯定是未來的趨勢。
記者:好的,謝謝邵總接受我們的采訪。也預祝大渝機械在本次展會圓滿成功!
更多信息請訪問大渝機械TTMN專屬網頁:
http://www.diase.cn/companynew/index/1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