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綠色經濟的“舍得”觀
- [新聞]-->40名大學生頂崗實習,只留下1/4
- [新聞]-->挑戰機遇并存 合作潛力可挖
- [產品]-->單通道部件
- [產品]-->最新型高速電子選緯裝置(第2代)
- [產品]-->高速電子選緯裝置
產品推薦
產品分類
聯系方式
- 聯系人:彭凱
- 郵 箱:cxsujiao@cxfangdian.com
- 地 址:陜西省興平市興渝路45號
- 手 機:13891038786
- 電 話:86-029-38824938
- 傳 真:86-029-38822471
中國出口增速放緩 外貿企業轉型進入“攻堅期”
發布時間:2011-07-12
新華網北京7月10日電(記者 胡蘇 劉剛 曹霽陽 宗巍)今年二季度以來,嚴峻的外貿形勢令福建泉州棉紡龍頭企業宏遠集團的副總裁陳蒼松傷透了腦筋。
去年國際棉價暴漲,嚴重推高紡織企業生產成本。沒想到近期棉價回落,企業竟又遭受“二茬罪”。陳蒼松說:“公司庫存的棉紗等原材料,一般都是提前3個月采購,但近期國內外棉價下跌,所有棉紡織品出口價格跳水20%,公司生產越多虧損越大。”
推薦閱讀
中海油事故接發 中下游產業鏈布局受影響 煉油廠爆炸圖
渤海蓬萊油田仍漏油
達芬奇員工改口稱部分品牌國產
外資電梯公司被指壟斷地鐵招標
黃光裕競購英退役航母辦奢侈品展
高清圖:合肥突降暴雨內澇嚴重
別讓保障房成為中國發展的災難
分析機構動向 捕捉黑馬暴漲玄機
自3月份以來,中國外貿增長持續放緩,單月出口增速從3月份的35.8%到4月份的29.9%、5月份的19.4%,再到6月份的17.9%,已連續四個月下滑,引發業界人士對下半年外貿走勢的密切關注。
受國際市場波動、國內經濟環境趨緊等因素雙重擠壓,中國外貿企業正面臨新一輪生存困境。相關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外貿企業正逐步進入轉型升級的“攻堅期”。
在傳統外貿大省福建,今年5月份傳統商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速,但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延續弱勢;由于友達光電、捷聯電子、廈華電子等電子企業對美出口銳減,全省5月份對美國出口僅增長10.1%,增速比上月回落3.6個百分點。
“今年的外貿形勢復雜超出預料。雖然世界經濟正逐步走出金融危機陰影,但國際需求尚不穩定,尤其是美國市場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建忠說,“一方面是國際市場風險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國內經濟環境錯綜復雜,雙重擠壓嚴重考驗外貿行業。”
宏遠集團是福建泉州棉紡織龍頭企業,也是福建省最大的棉紡企業,年產值超過10億元。為應對上半年的外貿窘境,宏遠只能壓縮產能,今年二季度實際訂單量比去年銳減三成以上。陳蒼松說,“問題不是缺訂單,而是海外訂單來了,企業不敢接,也沒能力接。”
自去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原材料、勞動力和融資成本不斷攀升,企業對外提價卻得不到海外客商的認可。大批訂單由此轉投越南、印尼、土耳其等制造業成本更低的國家。
“超過6個月的訂單成了燙手山芋,誰都不敢輕易接手。”身為福建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的陳蒼松指出,這樣的情況在整個行業中普遍存在。以福建泉州為例,當地紡織服裝企業的開工率普遍僅能維持在30%-60%之間。
訂單和利潤的萎縮給外貿企業造成的傷害還不僅于此,甚至危及企業生存的根本人才。陳蒼松告訴記者,外貿企業一般都采用計件工資制,工人做得越多收入越高。由于產能縮減,大批外貿企業的工人月收入下降,不得不另謀出路。
熊傳火是一名在福建晉江一家鞋廠的技術工。最近這幾天他一直在晉江烏橋頭勞動力市場轉悠,希望換個收入更穩定的工作。老熊在晉江打工13年,吃苦肯干,技術過硬,月工資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
熊傳火說,工廠開工不足,我鉚足了勁卻沒活干。工廠每月只給開支1500元工資,養不活一家妻兒老小。無奈之下的老熊只能選擇跳槽。
陳蒼松說,今年以來,宏遠集團的員工流失率越來越高,員工總數從最高峰的1500人下降到1100人左右。現在只能接點零單、散單,維持工廠運轉,盡可能留住一些老員工,力求保住企業的根基。
類似困境同樣也考驗著其他地區的外貿企業。黑龍江省海外集團是一家綜合性民營企業,業務橫跨房地產、外貿、民爆化工等多個行業。董事長李寶宇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公司進口的硝胺價格上漲30%以上,利潤薄如紙。眼看無利可圖,集團不得不逐步縮減外貿業務。”
企業于困境中生存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國內外形勢的雙重擠壓,中國外貿企業始終未放棄苦練內功、應對市場挑戰的步伐。
位于吉林省琿春市的小島衣料服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初,生產的高檔服裝產品全部出口日本。公司辦公室主任金海燕告訴記者,公司成立剛2年,就遇上金融危機。面對嚴峻的國際市場環境,公司穩扎穩打,堅持全力培訓員工技能、優化生產流程,不斷完善公司制造水平。
在去年以來的各種成本攀升的壓力下,小島衣料又努力縮短生產周期,壓縮庫存時間,提高資金周轉速度。加上今年日本震后需求大增,公司牢牢抓住機遇,全力擴大對日出口市場份額。
“2008年虧損,2009年持平,2010年微利,到今年1-6月份,公司銷售收入達1200萬元,實現純利潤100多萬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水平。”金海燕說,“回顧成立以來的發展歷程,小島衣料恰恰走過了一條戰勝危機,由虧損到盈利的"U"型成長軌跡。”
陳蒼松也告訴記者,為了擺脫廉價訂單“依賴癥”,宏遠集團正與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合作,加速“新型竹纖維紡織材料”項目建設,力爭盡快壓縮傳統棉紡產品產能,將企業重心轉向新型紡織材料的開發。
“當前"內擠外壓"的經濟環境加劇了企業轉型"陣痛",更進一步凸顯外貿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緊迫性。”黃建忠教授認為,外貿企業需以壯士斷腕的氣魄徹底擺脫傳統低成本、低附加值的生產模式。同時,政府相關部門應優化管理服務水平,切實幫助外貿企業破解融資、用工和科技創新等難題,努力做好外貿行業轉型的“助推器”和“導航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