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應用鋸齒整體錫林 提高精梳質量
- [新聞]-->錦峰紡機:梳理專家的新發展
- [新聞]-->朱裕倫:紡企應“冬天賣冰激凌”
- [產品]-->GFB-7型梳棉機雙聯(多點可調)固定分梳板裝置
- [產品]-->GFB-ⅢQ系列梳棉機固定分梳板裝置、Ⅰ型棉網清潔器
- [產品]-->GFB-ⅢQ系列梳棉機固定分梳板裝置、Ⅱ型棉網清潔器
產品推薦
產品分類
聯系方式
- 聯系人:張先生
- 郵 箱:Email:jin-feng@mail.wzptt.zj.cn
- 地 址:浙江省溫州市甌海高新園(婁橋)創新路3號
- 電 話:0577-86189928
- 傳 真:0577-86189938
- 網 址:http://www.jin-feng.com
紡織機械行業市場經營調查問卷小結
發布時間:2008-01-08
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于11月進行了“紡織機械行業市場經營調查問卷”的活動,本次活動得到了各企業領導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在一月內收到回復的有效問卷130份。這次問卷調查對象是紡織機械行業生產企業,目的是通過問卷調查方式,了解企業經營等方面的基本概況,客觀的反映紡織機械行業經營狀況和面臨的問題,為企業做好經營工作提供必要的行業信息。
我們在此對填報的企業和企業家表示感謝,同時我們將在下月初對這些企業寄送“紡織機械行業市場經營調查問卷”的總結稿,如參加了協會“統計直報系統”的企業也可同時在該網上看到。我們將對調查問卷的有關問題的解決,召集有關企業家進行方案探討。請大家繼續關注和支持我們隨后的活動,并請大家提出活動建議。
下面將此次回復問卷匯總的情況摘要如下:
1.企業概況:被調查企業以2000年后改制發展的中型、高新技術和民營的有限公司企業為主。
(1)公司登記注冊類型為:以“有限責任公司”為最多有51家,而“集體企業”為零;企業以“高新技術企業”注冊的有62家,“民營企業”有79家;公司的規模以中型企業占53%居首位,其次“小型企業”占33%,“特大型企業”只占2%。
(2)被調查公司目前的生產狀況為“正常運轉”的良好態勢(110);公司盈利狀況為:公司“略有盈余”的比例從2007年前三季度實際66.67%到2007年全年預計的62.39%,有所下降,而公司“收支平衡”的比例從2007年前三季度實際10.00%到2007年全年預計的14.53%,說明第四季度公司收益方面有較大困難。但總體來講盈利狀況比去年同期略好,“虧損企業”有6家,“嚴重虧損企業”有2家。
2.被調查公司對今年市場形勢的看法方面
(1)主要產品銷售量較去年同期“略有提高”的廠家數與“基本持平”和“略有減少”廠家數之和的比例基本相等(40%),表明市場銷售總量穩定;主要產品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和“略有減少”的廠家數之和占78%,表明銷售價格同比在小幅下降,是同質化產品充分競爭的表現;利潤水平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和“略有減少”的廠家數之和占62%,表明利潤水平總體同比在小幅提高;訂貨和生產安排情況:“今年底到明年初都有訂貨”和“年底前訂貨已滿,尚無明年的合同”的企業占到71.43%,表明生產穩定有序;影響企業經營活動的外部環境因素是“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排在第一位(80):“市場需求總量減少”是最不主要的因素(33)。
(2)被調查公司對2008年的市場預測是:“預計略有增長”和“持平”的廠家數占到95%,只有5%的廠家會感到很艱難,表明堅信明年市場穩定并有發展。
3.被調查公司的技術進步方面
被調查公司產品開發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自主開發”(102)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57)為主,專利擁有情況是只有17%的廠家沒有專利,表明企業對掌握核心技術越來越重視。
4.被調查公司在市場開發的主要方式上以“現有客戶介紹”(110)和“參加展覽會(109)”為主,方式上比較單一一些。
5.信用風險管理方面
被調查公司在評估客戶信用度時,使用的最重要的信息是:“實地訪問獲得的信息”(82)和“以往的交易記錄”(87)。評估客戶并給出信用額度的部門是“銷售部”(80)和“財務部”(49);今年公司賒銷比例有上升趨勢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競爭更加激烈”(75)和“客戶現金流緊張”(58)。
6.應收賬款管理方面
被調查公司在信用風險控制過程中最困難的環節是“購買者利用競爭關系,競爭企業之間缺乏合作”(78)和“獲取客戶可靠信息”(65)。對客戶到期不付款采用的方法是“安排內部相關人員追付貨款”(92)和“停止發貨,并立即向客戶發催收單”(54)。客戶發生不付款債務時,公司通常采取“友好協商解決”(92)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法院訴訟”(44)比例在提高,表明依法辦事更加重要。
7.紡織機械產品出口方面
被調配公司在紡織機械產品出口貿易主要經營方式上是“自營出口”和“委托代理公司出口”(45)并重。一般貿易出口額以“100萬美元以下”的居多占56%,但“500萬美元以上”的廠家數占到11%。出口企業結構還將調整,以適應出口市場的規范有序發展。出口貿易通常以“預收定金”(56)和“采取信用證方式”(70)進行外貿結算;產品出口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自己的出口信息網絡”(61)和“參加國際展覽會”(72);經常參加紡機協會組織的國外展覽會的公司只占到31%,說明我們的工作要做得更加努力。
8.競爭環境與競爭策略方面
被調查公司在紡織機械競爭主要“來自國內企業競爭的不斷升級”(91);最重要的競爭手段是“良好的產品質量”(74)和“完美的服務體系”(57),其他方面選擇較少,有待提高整體概念。目前行業競爭中要解決的問題較多:如“競相壓價,無序競爭,建立價格協調機制”(55);“創建名牌和建立良好企業形象”(44);“提高產品技術含量,走差異化道路”(62);“加快新產品開發,不斷用新產品占領市場”(56)第四條,這些問題是我們要做的重點工作。
9.對紡機協會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方面
(1)加強行業管理與協調,遏制無序競爭;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交流,規范紡機市場環境,爭取國家對產業的鼓勵和優惠政策。
(2)及時發布國內外宏觀/市場/技術和信息及分析報告,介紹具有發展前景的紡機產品,組織開展專業系統培訓、技術交流、技術咨詢,保護知識產權,提供新品指導目錄,便于企業正確決策。(顧平)
摘自2007年第24期《中國紡織機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