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日發紡機——致力創造機電“數字科技”
- [新聞]-->日發紡機:新技術引領新未來
- [新聞]-->6月14-17日浙江日發紡機參加第十五屆上海國際紡機展
- [產品]-->RFRL31 節能高速劍桿織機
- [產品]-->RS40 全自動轉杯紡紗機
- [產品]-->RF231D并紗機
- [視頻]-->浙江日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產品推薦
產品分類
聯系方式
- 聯系人:日發紡機
- 郵 箱:sales.tm@rifa.com.cn
- 地 址:浙江省新昌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南巖)日發數字科技園
- 電 話:0575-86299078
- 傳 真:0575-86299077
- 網 址:http://www.rifatm.com
日發紡機應邀參加2006’中國紗線質量暨新產品開發技術論壇(青島)
發布時間:2006-11-16
5月22日至25日,由全國棉紡織科技信息中心主辦的“‘鴻基杯·2006’中國紗線質量暨新產品開發技術論壇”在山東青島舉行。該活動是我國棉紡行業的年度技術盛會,具有知名的品牌效應,得到了許多棉紡企業及行業協會的極大關注和支持。山東德州華源、河北天綸、山東德棉、魏橋、陜西唐華四棉、西北二棉、河南濮陽三強、河北邯鄲博特等大中型企業都積極參會并撰寫論文,本次論壇共征集論文和技術交流資料248篇,文集收錄219篇。參加論壇的單位共212家,351人。其中,棉紡織企業181家,276人;紡織機械制造商31家,61人;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5家,5人;其他單位(媒體)5家,9人。另外,統計其他形式的參會人員400余人。
“2006’中國紗線質量暨新產品開發技術論壇”以“新原料;新技術;新時尚;服務終端市場”為主題。論壇密切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探討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論壇邀請了中國工程院、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等諸多國內紡織業界的知名專家、學者、教授出席會議,并做主題報告。日發紡機CRM部協同華東區營銷隊伍代表公司應邀參加了此次會議,并在大會主會與休會期間進行了不同形式的技術交流。主會期間,華東區銷售經理做了15分鐘的企業及產品的介紹。休會期間,華東區銷售代表與參會代表進行了接洽,了解行業的發展動向及投資信息。本次會議與會人員眾多,紡織客戶與公司交流絡繹不絕,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上圖是與會代表的主要區域分布:
我國是紡織大國,但不是紡織強國。目前,我國棉紡紗錠總量已達8000多萬錠,這種主要依靠規模大、成本低的優勢參與國際競爭的方式,已經表現出難以持續的態勢。因此,“十一五”期間,我國紡織工業應加強自主創新,加快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新型纖維材料的應用技術開發,改變多年來依靠原料資源和低成本人力資源優勢的數量型增長模式,推進技術進步,優化產業結構,切實轉向質量、效益型增長模式。會議對新型纖維材料的應用、清梳聯技術、高效能精梳機技術、粗紗技術、細紗技術、轉杯紡紗技術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得到了不同的結論,也得到了不同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今后幾年內,紡織業將繼續快速發展。加快自主創新,著力改變經濟的增長方式(調整戰略目標,創新體系,人才建設模式)將成為努力方向。
2.十一五”期間紡機的重點發展項目將列入國家的863計劃中,紡織業的稅收收入將極有可能全部投入到紡織企業的新產品開發中。
3.今后棉花進行大動作的改革。實施大容量的棉包檢測,檢測結果將在網上公示,下游使用企業可利用結果直接使用,避免二次檢驗。棉包的容量將由80公斤調整為227公斤。該實驗工作將在山東德棉試行。
4.“十一五”期間,紡織結構調整目標有下面三個:
1)加快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
2)加快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緊密紡和全自動轉杯紡技術等高檔、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實現先進技術裝備的國產化替代。
3)實現東西部地區的產業轉移。
5.差別化紗線,色紡紗線,高檔紗線發展前景看好,而常規紗線前景不容樂觀。
6.在今后,對棉纖維的依賴,石油價格的上揚,人民幣的升值,出口退稅由13%降至11%將對紡織企業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