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國玩具將逐漸加大內銷比例
- [新聞]-->08散戶該如何操作 楊百萬的實戰要訣
- [新聞]-->人民幣“保本”理財升溫 股市震蕩匯率上漲
- [產品]-->梳棉機配件-風管
- [產品]-->56T布板齒輪
- [產品]-->供應157包覆絲熱定型管
產品推薦
產品分類
聯系方式
- 聯系人:張志海
- 郵 箱:public@hoxing.com
- 地 址: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小伍份工業區B4
- 手 機:13957666712
- 電 話:86-576-82735688 82750991
- 傳 真:86-576-82750992
- 網 址:http://www.hoxing.com
小鬼當家 2歲擁有個人理財賬戶
發布時間:2008-05-30
今年"六一"即將到來。在全民理財意識的覺醒下,"小鬼當家"在深圳也越來越流行。隨著深圳出現專門針對兒童財商的培訓機構,一些金融機構也推出兒童理財產品,并在六一開展針對孩子的各種理財活動,有的推出了理財賬戶,讓孩子自己操作;有的則是理財產品,讓家長為孩子理財。銀行瞄準高端客戶"下一代"據了解,目前深圳金融機構的營銷對象已經瞄準高端客戶的"下一代"。今年六一期間,花旗銀行將推出"小小銀行家"活動,旨在幫客戶培養孩子的儲蓄習慣。只要小孩子在該行開立兒童理財賬戶,連續5個月內每月存入一定量的新資金,就能兌換"儲蓄小超人"積分貼紙,并將在深圳舉辦專門針對8歲到12歲孩子們的理財話劇。渣打私人銀行則將專門針對其客戶子女,啟動理財培訓夏令營"新銳營",其目的在于強化孩子的智商情商,讓他們能順利繼承家族產業,并成為新一代社會精英。今年暑假期間,渣打銀行還將組織貴賓客戶的孩子參觀香港的ubs金融街,并到渣打總部由渣打理財專家進行財富管理培訓。此外,中行、民生等銀行也都有針對孩子的兒童賬戶、兒童理財卡。理財專家建議,可以通過給孩子開立理財賬戶,從小培養他們的賬戶責任感。除了教孩子理財,如何幫孩子理財也是學問。為此,記者也采訪了一些理財專家,他們建議孩子要保障先行,醫療險以及意外險最重要。在教育資金儲蓄方面,則推薦基金定投業務。開個賬戶從小開始理財雖然女兒樂樂才兩歲,但余先生已經在中行給她開了奧運成長賬戶,并且把每年大人給她的壓歲錢都存了進去。余先生的下一目標就是女兒到了上學年紀,開始教她存錢記賬的本領。昨日,記者從深圳多家銀行了解到,不少銀行都推出了兒童理財賬戶、兒童理財卡等產品。在培育小孩理財意識方面,外資銀行已經非常成熟,普遍都推出了兒童理財賬戶。但在記者采訪的6家中資銀行中,只有兩家有相關產品。據了解,這些賬戶主要是針對18歲以下兒童開設,其中東亞銀行針對的是16歲以下兒童。不僅有兒童理財賬戶,而且一些銀行還會附送理財漫畫、理財小賬本等,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這些賬戶都是用孩子的戶口本或身份證來辦理,具備了銀行賬戶的基本功能,有的還針對孩子的需要推出了特色業務,如儲蓄可以獎勵超人貼紙,買文具可以打折等。對于孩子使用的銀行卡,家長還可以通過短信提示實現實時監控。1如何為孩子理財保險篇"符合條件的,應該先上深圳少兒醫保,然后再補充商業保險。"太平洋人壽深圳分公司的張先生認為,在給孩子買保險時應該從最基本的意外傷害險、醫療險做起,然后視情況補充重大疾病和教育金。醫療險首選,意外險必備孩子年紀小,對危險認識不足,遭受意外傷害的概率很高。因此,給孩子買保險首先要買醫療險和意外險,即保障型保險。醫療險分兩類,一類是重大疾病保險,一類是住院醫療、津貼型保險。目前市面上的重大疾病保險很少作為主險,大多都是附加險種。住院醫療和津貼型保險,是一種消費型險種,一般是以一年為保障期限,既有主險,也有附加險,品種比較豐富。住院醫療一般以住院期間實際發生的費用為賠付依據;津貼型保險則以住院天數為依據。這類險種通常有一定的免賠額或免賠天數,投保時要了解清楚。如果寶寶的家族有重大遺傳疾病史,那么就應該盡早給孩子投保重疾險,以防疾病發生引起無力承擔治療費用。從保險的投入成本來考慮,如果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買報銷性的住院費用保險就可以了。孩童自我保護能力差,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大,意外傷害保險是小孩必備的保險。目前市場上的少兒意外傷害險一般附加在少兒生存金保險中,各家保險一般都將生存金給付、意外死亡及傷殘等多項保障集合在一個險種之中,形成多功能的一攬子保險。因此,購買這類保險一般都要購買生存金這樣的主險。教育金分紅險量力而行解決了傷害、醫療問題,如果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家長又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可以考慮給孩子購買教育金保險、分紅險等產品。教育費用在一個年輕家庭中也在快速增長,孩子的教育金儲備是一個負責任家庭必不可少的一塊"投資"。目前不少保險公司推出教育型保險,主要是為子女準備教育金,依據子女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不同的成長階段,提供保險給付或創業、結婚基金。不過這是一種強制儲蓄型的保險,家長要根據自身實力量力而行。保險專業人士周青提醒,一般情況下,普通工薪階層供孩子在國內上學的費用基本可以滿足,大可不必專門為孩子準備教育金;如果有打算送孩子去國外讀書的,就要盡早開始籌備,一些保險公司針對這一人群開發了保險產品,比如平安保險就設有美元、澳元等外幣的保險產品。家庭經濟實力確實很強的,不妨請保險公司提供一些理財型的險種進行組合,比如分紅險。很多保險公司針對少兒推出的理財保險產品,除了可以選擇重大疾病保障、住院醫療等保障,還有投資理財的功能。比如,太平人壽的"太平小當家綜合理財計劃",具有教育金積累和增值能力,孩子還可以享有18種重大疾病的保險保障或者充分的住院醫療、住院津貼保險。給孩子買保險不建議一次買全,少兒期易發的風險應先投保,而離少兒較遠的風險就后投保。要購買有附加"豁免保費"條款的保險,保險的繳費期也不必太長,集中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即可。另外,保險費可以考慮為投保人年收入的10%-15%,不要超過投保人年收入的20%.保險金額可以考慮為投保人自身年收入的5-10倍;如果經濟不是特別寬裕,少兒險重大疾病保額可定在5萬元至10萬元。兒童保險購買小貼士:從年齡段來分析,0-6歲:這個年齡段最容易生病、發生一些小小的意外,給孩子準備一份醫療保險是非常有必要的。7-12歲:教育基金、醫療保障一個都不能少。由于年齡偏大,購買兒童保險相對保費較貴,投保時可以選擇具有現金返還功能的保險。12歲以后: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一方面可以選擇現金返還類的壽險解決教育基金的問題,一方面也可選擇儲蓄養老類的保險提前投資孩子的未來。儲蓄篇教育資金將是小孩子很大一筆支出。是選擇逐步儲蓄或教育儲蓄還是基金定投?理財師認為就規劃而言,這三者中選擇基金定投最為劃算和更有理財意識。由于目前基金行情不佳,為此不少基金公司主推基金定投業務,并細分為養老定投、家庭置業定投,當然還有子女教育定投等。昨天記者走訪部分銀行基金銷售網點,發現不少投資者進行基金定投是為兒女的教育投資做準備的。教育儲蓄非最佳選擇由于不少家長沒理財觀念,為了子女的教育經費,家長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定額每月到銀行儲蓄一小部分現金,留給子女將來上學用。建設銀行振華支行個人理財中心經理李海波表示,這種做法雖然很安全,但實際效果卻并不好,特別是在通貨膨脹率高的時候,實際存在銀行的錢并不會增值,相反還貶值。除一般的零存整取方式外,目前銀行推出的還有專門的教育儲蓄。不過,記者在不少銀行詢問時,銀行的理財師都普遍不再看重和推薦該款產品,因為其好處僅是享受免稅和利率優惠等。如教育儲蓄還并不是所有對象都能享受,必須是在校小學4年級(含)以上的學生,而享受免征利息稅優惠政策的對象還必須是正在接受非義務教育的在校學生,而且其在就讀全日制高中、大專和本科以上的三個階段中,一個學生至多只能享受三次優惠。基金定投越早越劃算和教育儲蓄相比,理財分析師更愿意向家長推薦基金定投,實際操作也類似零存整取。盡管基金定投也有投資風險,但其復利效果還是非常值得關注。根據上投摩根基金測算,假定基金申購費率是1.5%,某家長的孩子18歲高中畢業,同樣準備20萬元留學基金,如果以上證指數過去實際收益計算,從孩子13歲時開始定投,時間為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每月其父母要投資1038元;如果從孩子8歲時開始定投,時間即為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每月需投資508元;如果從孩子3歲時開始定投,期間為1993年1月至2007年12月,每月投資僅需要258元。很顯然,父母越早開始為孩子教育基金定投,每月需要支付的金額就越少。不過,李海波提醒家長,基金定投的關鍵還是要選好基金,同時在定投時應當選擇紅利再投資的模式,并盡量選擇后端收費模式。她還表示,子女基金定投肯定是越早越劃算,定投額度最好是對目前家長生活幾乎不產生任何影響,因為基金的風險也不容回避。她建議深圳家長定投一只基金1000元,或者定投2只基金,每只分500元定投。2 如何教孩子理財要首先培養記賬的習慣深圳資深理財師楚沛強認為,兒童也是有必要學習理財的,對孩子的心智成熟很有用,培養他對財富的感覺。家長們如果要自己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大致從三個方面注意:首先可以培養孩子記賬的習慣,定期給孩子零用錢。剛開始可約定七天為一周期,而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間隔也應越大。父母還可以幫助孩子在領到零用錢時,就先把未來一周所需的花費記錄下來,額外支出也要隨后一一記錄,養成孩子記賬的習慣。幾個月后,家長不但可依這份資金流量表知道孩子的消費傾向,了解他對金錢的價值與感受,而且一旦發現偏差,還可以適時糾正。第二,培養孩子理性消費觀念,以此逐漸培養他的儲蓄觀念。家長還應幫助孩子建立他的理財目標和投資觀念,詢問孩子的儲蓄目的(如購買玩具等),幫助他從每個月的消費支出中規劃出時間表,估計大約花多少時間可以達到目的。最后,培養孩子的理財自尊心。父母可以適當讓孩子介入家庭的財務計劃和開支過程,同時還可以為孩子開設獨立的銀行賬戶,有助于增強他對"自己的賬戶"的責任感。通過理財糾正不好習慣小獅子兒童樂園兒童理財老師康平說,建議家長在家里放兩個儲錢罐,一個儲錢罐和一個罰錢罐,針對孩子不好習慣,如沒有按時把自己臥室打掃干凈,沒有把自己的東西歸位,家長會從孩子零用錢中扣除多少,從而對孩子不好行為習慣進行糾正。在零花錢上,我們會引導家長有條件和無條件給的優缺點對比。有條件給孩子零花錢,好處是訓練孩子勞動能力,培養其獨立自主精神,給孩子一個觀念是付出才有收獲,缺點是有可能讓孩子產生誤區,認為凡事都是有償勞動。無條件給孩子零花錢,好處是孩子沒有無錢的煩惱,生活上沒有后顧之憂,缺點是孩子會以為父母是個金庫,形成不勞而獲的觀念。除了零花錢,家長需要配合的還有家庭收支表和孩子一起完成,讓孩子了解家庭收支狀況、家庭資金支出。家長需要給孩子一些數據,共同去完成,從中孩子也能理解家長的辛苦。■小鬼當家理財就是不該用的錢不用蔡文菁,羅芳中學初一女,13歲"在我看來,不該用的錢不用,把錢積攢下來做自己喜歡的,用在應該花的上面就是理財。"羅芳中學13歲的初一學生蔡文菁認為。蔡文菁父母每個月都會給她大約100元零花錢,因為家離學校很近,所以早餐和公交車費都省下了,零花錢主要用來買點參考資料和課外讀物,偶爾也會去買些小女生喜歡的掛飾和動漫之類的小玩意。基本上她都會將錢分配好,以保證每個月不會超支。"5月份的100元交了15元團費、30元的班費,還買了一些雜志,到現在剩下的也不多了。"蔡文菁說,平時下課她也不怎么去買零食吃,因為本來不大喜歡,也覺得有些錢沒有必要花。雖然她現在沒有工作,但是一樣有自己的秘密收入來源。平時在看書的時候,遇到一些非常精美的文章,就會推薦給《青年文摘》,雖然薦稿費不多,但總算是一筆小小的收入,也能充實下自己的小金庫。蔡文菁還曾經嘗試過寫文章投稿,可惜成功率并不高。雖然小姑娘很謙虛地說自己理財一般,但是最后還是透露了其一些小秘訣。學校附近的文具用品一般來說都要貴一些,比如平時用的中性筆,學校附近一般是2.5元,而在一些文具批發市場就只要1.5元。通常情況下,她都會去批發市場一次買十幾支,這樣算下來每次總能節約十幾元。對于讓錢生錢的投資,她還沒有任何的概念。甚至她會認為把錢存在銀行會比較麻煩,如果急需還要排隊,盡管存在銀行會有些利息。股票和基金她都有聽說,但不是很清楚,暫時也沒有想過要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