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康平納紡機 以專業引領商機
- [新聞]-->急用戶之所急 為用戶排憂解難
- [新聞]-->康平納與中國紡織機械和技術進出口有限公司簽訂境外設備銷售合作協議
- [產品]-->CMW-80型微波烘干機
- [產品]-->全自動筒子紗染色生產線
- [產品]-->CM101-350型多功能整理機(氣流洗)
- [視頻]-->訪泰安康平納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朱從利
產品推薦
產品分類
聯系方式
- 聯系人:朱從利,李衛國
- 郵 箱:cpn98@163.com lqf086@sohu.com
- 地 址:山東省泰安市東部新區明堂路
- 手 機:18660866586,18660866588
- 電 話:0538-8526966
- 傳 真:0538-8526969
- 網 址:http://www.companion2008.com/
“康平納模式”樹起印染機械行業標桿
發布時間:2012-06-07
“現在整個紡織工業技術進步里普遍存在裝備和工藝脫節的問題,康平納公司憑借自身多年來對生產工藝的深刻理解,以及借助與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的戰略合作,解決了裝備無法完全滿足工藝的缺陷,在印染機械行業發展呈現萎縮的背景下,‘康平納模式’的成功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標桿,對我國印染裝備整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這樣評價“康平納模式”。
成立于1998年的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高檔羊絨面料、染整機械裝備及數控機床制造。公司成立之初是專業生產粗紡、半精紡面料的企業,多年來企業始終把提升產品品質、打造國際品牌放在企業發展的首位,成為該領域的的領軍企業,之后,公司又將觸角伸至印染機械行業,并再一次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灯郊{公司從面料到紡機,受到整個紡織行業的高度關注,對于“康平納模式”,公司董事長陳隊范介紹說:“‘康平納模式’的精髓就是企業自身既是用戶又是制造商,注重自主創新,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產品工藝與設備工藝實現了完美結合?!?br />
中心點:裝備與工藝的有機結合
高勇5年前就在行業內提出:“中國印染裝備的制造水平并不比世界上任何國家差,卻老是跟不上需求,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裝備和工藝的結合出了問題。”行業內做設備的人不完全了解紡織工藝,負責紡織工藝的人又不懂設備,這樣的現象使得中國的印染裝備與世界先進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
對此,陳隊范感觸良多,他坦言:“在長期從事毛紡面料生產的過程中,我們整個團隊體會到要想提升毛紡織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就必須更新裝備,尤其是紡織染整裝備。2003年,康平納公司從德國、意大利和英國引進了世界先進染整設備,性能優良、自動化程度高,搭建了國內毛粗紡行業最高水平的裝備平臺。在更新公司紡織染整裝備的過程中,通過出國考察和比較,我們看到了我國紡機與國外紡機的差距,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設備工藝的先進與否對于下游產品質量有著重大影響,引進設備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降低技術改造成本投入是滿足企業產品升級的最大需求?!?br />
作為一個面料企業,康平納公司積累了豐富的染整生產經驗,對制約產品質量的行業共性問題有著深刻的體會,因此在紡機研制的過程中能夠抓住關鍵技術要點,從市場的角度分析什么樣的面料需要什么樣的機器生產,深知紡織新品種的加工特點,印染新工藝對機械、電氣、自控的要求。陳隊范介紹:“我們憑借自己對工藝的獨到見解,確保開發研制生產的設備首先要保證滿足所加工印染產品的工藝質量要求,再者更加注重性價比、可靠性、穩定性,同時要求設備盡可能多的適應一些工藝的變化,做到一機多用,另外還要做到操作方便、直觀,可維護性好?!?br />
還有重要的一點,康平納開發出的新設備,一定先在自己的生產線試運行,通過實踐進一步完善設備的性能,使其達到最佳效果,真正確保產品工藝與設備工藝的有機結合。
助推點:利用資源堅持產學研結合
紡織新材料、染整新工藝、染整裝備是一個涉及紡織、印染、機械、自動化、計算機、現代管理等多學科、多領域的綜合系統工程,憑一己之力顯然不太現實。陳隊范清楚地認識到康平納公司在技術力量、知識領域及研發方法和手段方面的局限性,決定借助“外力”走產學研合作道路,集團先后與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科院自動化所、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青島大學、東華大學、山東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充分利用科研院所技術層次高、實驗設備先進、基礎研究力量雄厚的優勢,吸引先進科技力量以不同的形式參與企業的技術創新、實現資源共享,互利雙贏,切實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自2002年起,康平納公司與中科院自動化所聯合承擔了兩項國家863項目。為實現863項目的產業化,2006年康平納公司與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合作,共建現代紡織染整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此,陳隊范坦言:“公司與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的合作為公司的染整設備研制開發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為科技成果產業化提供后續服務打造了平臺?!?br />
陳隊范說:“紡織行業亟須加強各級科研機構建設,推進行業技術進步。”康平納公司近年來非常重視各類研發機構的建設工作,目前已擁有“山東紡織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級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山東省首批院士工作站”和“山東省現代數字化染整裝備工業設計中心”四個省級研發機構,還有與機械科學研究總院聯合成立的“紡織染整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青島大學聯合成立的“染整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
突破點:人才是根本
陳隊范說:“這些年公司通過實施人才戰略,為企業儲備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但隨著企業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人才梯隊建設、后備人才儲備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以適應產業技術更新及終端多領域應用不斷創新的需要?!?br />
康平納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積累,廣泛利用社會資源,通過引聘培養、借助外力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陳隊范介紹了近年來康平納公司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所做的努力:首先是通過大專院校,引聘培養專業人才。二是高薪引聘高科技人才,公司先后從意大利、日本,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引進了國內外數位紡織專家和機械專家。三是依托產學研合作,培養引進人才,雙方在進行技術合作的同時,建立了穩固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除此之外,公司還派出優秀人員前往合作院校進行培訓學習。
對于康平納公司未來藍圖的規劃,陳隊范表示:“未來康平納要做強做大紡織裝備,要把技術研究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抓,繼續堅持產學研合作,通過與大專院校、科研院達成戰略聯盟,進行企業技術創新,積極與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合作,組建康平納機械研究院,以提高紡織裝備水平為己任,結合紡織及裝備產業發展需求,設計制造節能環保、符合紡織企業自身需求的高端紡織機械?!?